初中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张腾岳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2月   作者:张腾岳
[导读]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体育课的训练项目较为固化,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处方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践研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平阳县水头镇第一中学 张腾岳

摘要: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体育课的训练项目较为固化,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处方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践研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引言
        要想充分发挥运动处方在“运动规划”中的作用,把目光仅仅聚焦在运动处方对青少年体质改善上是不够的,还要注重运动处方对青少年运动态度改变,运动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寿命的长短,决定着终身体育目标能否实现,因此,研究运动处方在青少年运动的运用成为了当前学术界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
        一、初中体育“处方教学”提出的背景与缘由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每节课最好安排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从本质观来看,“身体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增强学生的体质密切相关,是落实“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响应的又一鲜明标识;从时间观来看,按照当前课程与教学安排,每周2~3节体育课,每节课10分钟左右的素质练习,面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顽疾,难免让人怀疑其无济于事;从系统观来看,“零敲碎打式课课练”的形式和内容,不仅会割裂正常的技能教学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系,对学生体能缺陷的修复也是浅尝辄止。
        二、初中生体质发展现状
        (一)初中生缺乏体能训练
        事实上,很多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清晰,教学过程过于简单,体育实践训练也比较单一,导致不少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活动,课堂教学形式比较散漫。系统的体能训练的缺乏,相应的训练器材、训练场地的缺少,以及理论教学的缺失,导致体育训练并没有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初中生体质体质健康并不满足标准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初中学段的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并不满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标准,甚至与标准差距较大。肥胖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多的学生“手无缚鸡之力”,十分虚弱。在对学生进行体能机能测试时,发现学生的肺活量不达标。学生的身高体重不符合健康标准,“矮学生”“胖学生”的数目越来越多,且在进行体质测试时发现很多学生的骨骼发展存在问题,有的学生因为缺乏锻炼而导致驼背等学生的耐力、柔韧度、力量等都处于较低水平。
        三、初中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运动处方对青少年运动兴趣的心理干预
        对于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青少年,体育教师或运动处方师就可以根据青少年的运动目的为其推荐适合项目。


比如,想要培养自身团队意识的青少年就可以选择大球类项目,大球类项目能够使青少年在团体协作中更轻易地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并且获得特定圈子的朋友,暂时忘记学习中的压力;想要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拥有能够克服困难的勇气的青少年,可以选择气功、散打等个人项目,使其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更大的概率出色完成任务;想要改善形体、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情趣的青少年,可以选择操类、舞蹈类项目。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运动建议,从深层次找到青少年对运动的根本需求点,引导青少年对运动产生有目的性的兴趣,这比随心所欲的兴趣更具稳定性。
        (二)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科学的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不仅要多训练才能达到好的锻炼效果,还要掌握有效、科学的训练方法,开展高质量的训练活动,才能更好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综合发展。教师在开展初中阶段体育学科的体能训练活动时,应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的成长特点,开展针对性、灵活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掌握有效、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高质量的训练活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乒乓球的训练活动时,应向学生重点讲解控球、发球、握拍等技巧,同时向学生进行详细的动作示范,促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进行肢体的配合,使学生能借助身体重心良好控球,提前判断球的旋转与落点等。教师在开展体能的训练活动时,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科学的训练方法,达到肢体平衡及协调的目的,增强自身的心理与身体素质,进行全面发展。
        (三)有效联动家长实现移动训练
        教师、学生、家长对体能锻炼的认识,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体能锻炼的效果。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有效联动家长,将联动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从学校、家庭两个主体入手,双管齐下,实现移动训练。首先初中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堂上抓住教学导入的重要阶段,强化体能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从心理防线上攻破学生,让学生自觉配合教师投入紧张的体能锻炼中。其次初中体育教师应和家长之间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沟通途径,达成双向认同。让家长认识到体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且能在家中注重孩子的饮食搭配、作息发展、日常锻炼等。
        (四)“线上”体育教学的运动处方设计
        初中阶段学生的“线上”教学要区别对待,初一、初二的学生主要目的以锻炼身体、提高素质为主,为今后的中考和培养锻炼习惯打好基础;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居家锻炼要有针对性,根据场地设施及居家条件,多选择能显著提升成绩的项目,如跳绳等。另外,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可以增强上肢力量;下蹲、原地纵跳、跳绳等项目可以锻炼下肢力量;善于跑步项目的学生应在人员稀少的公园、小区进行,但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
        结束语
        总之,处方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蕴涵着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它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具有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功夫,还要有名医对症下药的硬本领,同时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以及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这样,教师才能精准施治,对学生体质“脱贫”做到精准干预。
参考文献
[1]胡垚.基于运动处方下对体育课程新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体育风尚,2019(08):129.
[2]刘仁峰.运动处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学,2019(05):46-47.
[3]张姗姗.“处方教学”在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9(12):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