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试卷的自我检查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2月   作者:李娜
[导读] 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是我们在熟悉不过的口头禅,考试是测评学生成绩最主要的形式,有的学生本来是班级的优生,可是每次考试都不能满分,总是差那么几分,试卷发下去后,这题并不是不会,可为什么就是不得分呢?!还有的学生学的很好,每次自我感觉仔细检查了,可为什么试卷发下来后,这个错误当时怎么没发现呢,很容易被发现的错误,可考试时就是检查不出来呢?!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 李娜  610500

摘要: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是我们在熟悉不过的口头禅,考试是测评学生成绩最主要的形式,有的学生本来是班级的优生,可是每次考试都不能满分,总是差那么几分,试卷发下去后,这题并不是不会,可为什么就是不得分呢?!还有的学生学的很好,每次自我感觉仔细检查了,可为什么试卷发下来后,这个错误当时怎么没发现呢,很容易被发现的错误,可考试时就是检查不出来呢?!还有的学生说这题明明我就是会可为什么就是不得分?为什么考试就会错呢?所以除了平时扎实的知识积累外,有一个好的检查试卷的习惯也是影响成绩好坏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另外,目前各个知名网站有关试卷自我检查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多,针对上面学生们的种种困惑不解及对相关研究相对匮乏的现实情况,对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试卷自我检查能力,我们都需要深入思考。
关键字: 小学数学试卷  考试  自我检查  检查方法
        自我检查:本文的自我检查指的是自己检查试卷的能力,无任何外援支持,检查的是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自律性的体现。
        有这样一部分同学,感觉平时学的多认真,学习态度多端正,知识掌握的多牢固,个人学习能力多强,每次考试前准备的多充分,复习的多全面,对于这样优秀的学生每次考试很难满分,并且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在少数,针对这种情况,问题可能就出在考试时最后那二三十分钟的检查上,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最后一关没有把握好,结果依然是不尽人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师经常提醒学生们做完试卷一定要认真检查,一定要检查,一定要检查,问题是怎样检查啊?此时的“认真检查”是不是就是纸上谈兵呢,对于小学低段和中段的学生,哪怕是高段的学生,如果老师不提出具体的检查方法,学生们从哪落笔检查都不清楚,那怎么检查呢?!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试卷的自我检查能力,笔者提供几点浅薄建议。
        1、仔细审题,圈关键词
        无论是日常的作业还是各种各样的考试,认真审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定是在清楚题意的情况下才能去做题,可有的学生看着题貌似熟悉,不假思索,拿过来就做,结果漏斗百出。最简答的例子----竖式计算,那么大的空,一定是竖式计算,结果没看到第3题验算,第6题小数乘法保留两位小数等等,遗憾多多。不仅要认真审题,还要圈关键词,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在圈关键词的过程中大脑会对信息再加工,推导言外之意,进而大脑自动重构各个已知条件和暗含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使问题思考周密,促进我们高效解决问题,而不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遍题,结果思考不缜密而丢分。
        比如:李叔叔想靠墙用18米长的篱笆围一块宽是4.5米的菜地,求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关键词是“靠墙围篱笆”言外之意是只需要3边围篱笆;“篱笆长18米”意思是说两个长或一个宽一共18米,或者两个宽一个长一共是18米,而不是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求面积”意思是不能只求出长和宽,而是通过求长和宽去求面积。
        同学们的错误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忽略“靠墙围篱笆”的关键信息,所以直接把周长除以2,求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用列举法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求出面积。第二,知道靠墙围篱笆,只算三条边的和,可惜的是长靠墙或者宽靠墙只考虑一种情况,对题存在的潜在情况考虑不周。
        2、根据不同的题型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小学数学试卷题型一般分为计算、填空、选择、应用题等题型,不同的题型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对于计算,一般采用验算或者重新计算的方式,但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一定换个时间而不是做完一道计算检查一道,等把试卷全部做完一遍后,清空大脑前面对题的记忆,等同于重新来过,然后重新计算(三年级时,学生们只学习了乘法,还没学习除法,因此只能采用重新计算来检查计算题)或者验算,每做完一道去对照前面的答案,如果不一样,则需再计算一遍,一定不是在已做过题上去找错误的原因,一方面不容易发现错误,进而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容易被错误误导而找不到错误,因此需要立刻重新检查数据是否抄错然后重新做,再对比三次计算,再找出不同于前两次计算的算式进而确定错误算式,并找出错误算式与正确算式计算过程的不同之处,进而检查出出错点。
        填空题和选择题,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或者口算题在检查时,用食指盖住答案,重新读题,重新做一遍,将心中的答案与食指下的答案对照,答案相同可能就是对的,否则可能是错的。对于稍微复杂的题,要求在题的旁边写出求解过程便于在检查时对照两次思路,如果两次做题出现不同,方便找出出错点。对于小学高段数学试卷,题变得复杂,设置的陷阱也越来越多,稍微不注意就丢分,针对这种情况,除了牢固掌握知识点外,还要具备灵活应用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要求能够随机应变,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因数这一节课:
        把下列个数填入相应的空中,1、2、3、6、9、17、25、31、 44、 45、 53、 60、 83、 91,45的因数有(   ),18的因数(   ),既是45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有(   )。



        很多同学会把45和18的因数都列出来,然后找到他们的公因数,当然在写45的因数时除了1、 3、 9、45、自然少不了5和15,写18的因数时除了1、 2、 3、 6、 9以外,也一定会有18,这题很“简单”,老师经常讲,而事实上则不然,题中要求“从已知数据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数填入相应的空中”而不是分别列出所有45和18的因数,看似简单,实则陷阱无处不在,稍微不注意审题,就掉入了我们的惯性思维里了,不能灵活的应用因数这个知识去随机应变的按要求去做题,针对这样的题型特点,那就要求学生在检查试卷时做到仔细审题,一边读题一遍分析它的意思,做到时刻准备着你的千变万化,我依然如泰山般稳稳的慢慢的揭开你不变的面纱。
        对于应用题,审题是首要,推出言外之意是重点,将各个已知与推理建立逻辑关系是关键,向问题靠进找出突破口是途径,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大概过程,但在检查应用题时,首先一定要重新读题理解题意,在不完全理解题意按照“我以为”的情况做题很容易南辕北辙,为避免做无用功,先读题,再依照上面的解题思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题,殊途同归是最好。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民币兑换这类题:
        明明去泰国旅游,想买一个80泰铢的铅笔盒做纪念,他有16元人民币,够不够?(100泰铢兑换人民币20.32元)
        方法一:人民币兑换成泰铢
        A: 100÷20.32×16≈78.74(泰铢) 先求一元能兑换多少泰铢,再求16元能兑换多少泰铢。78.74<80,不够
        B: 16÷20.32×100≈78.74(泰铢)先求16元里有多少个20.32,有多少个20.32就有多少个100,所以再乘100。
        78.74<80,不够
        方法二:把泰铢兑换成人民币
        C: 20.32÷100×80≈16.26(元)先求1泰铢能兑换多少人民币,再求80泰铢能兑换多少人民币。16.26>16,不够
        D: 80÷100×20.32≈16.26(元)先求80泰铢里面有多少个100泰铢,有多少个100泰铢就有多少个20.32元人民币。16.26>16,不够
        用不同的方法都能证明16元人民币不够买80泰铢的铅笔盒,或者方法相同,思路不同来验证我们的解题是否正确,殊途同归。
        如果找不到不同的思路或者方法,在数据无误并确保计算正确的情况下在脑海里说出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检查我们的逻辑思维是否正确,按照检查算式、结果、单位、答语这四部曲的过程去检查应用题,最后完美收工。
        3、逆推法
        在检查填空题或者应用题等计算类的题时,可以采用逆推法。所谓的逆推法就是从问题出发,把问题当已知条件,去反推某个已知条件,当我们推出的已知条件符合题中数据,证明我们的求解就是正确的。
        比如:求余数的问题
        3.26米的木棍每0.07米截成一段,能截成(   )段,还剩(   )米。
        这道题同学们在填第一个空的时候,都利用小数除法去求截成的段数,3.26里面有几个0.07就能截成几段,在竖式计算时学生们直接参照余数,就知道还剩多少米了,但问题是我们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了100倍,求出商的,当被除数扩大100倍时余数也随之扩大了100倍,那求余数时就该再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可是,很多同学忽略了这个问题,直接将计算326÷7的余数写出来了,所以求还剩多少米时,同学们很容易错。那在检查时就最好不利用竖式计算求余数的方法求还剩多少米,而是利用求余数的公式,余数=被除数-除数×商,进而可以直接验证出余数是否正确,如果利用竖式计算的方式去检查余数,很多时候是检查不出来错误的,因为学生对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关系引起余数的变化关系这个知识点忽略了,也就检查不出错误来。
        自我检查试卷能力的培养和养成,不仅是学生考好试,取得好成绩的一种手段,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一种自律性的体现。自律的学生在做完试卷后,不许要老师提醒认真检查试卷,而是立刻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去检查试卷,而且严格按照平时掌握的方法去一步一步仔细去做,而不是一目十行又或者干脆等下课;另外在检查试卷时也要灵活运用各种检查方法,每个题型的检查方法不是绝对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的方向不同,检查方法就不同。好的检查试卷的方法和习惯,会使试卷变得更完美,否则走马观花的检查很可能与梦想失之交臂。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检查试卷能力和检查方法的培养,进而使我们的成绩锦上添花,交上一份完美的试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