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31期   作者:刘涛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刘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对于知识来说,核心素养指向的是学生更加广泛和深层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师生双方长期的努力。而且鉴于核心素养设计的范围更大,所以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即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及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两个主要角度进行讨论,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这些知识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能够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相对来说更为“隐性”的核心素质培养则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开始认识到应该加强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教学理念的改变与教学效果的提升不是同步的,一般情况下是先改变了认识,然后再通过研究实践提升教学水平,最后才能反映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因此,在这一领域进行持续性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是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必然途径。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整体来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持续进步的。客观来看,毕竟有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这些行动一定能够取得某种效果。但上文也已经提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也就是说,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不够。第一个比较突出的,是小学生仍然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他们习惯于等待教师的解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惰性,不愿意自己进行深入思考。
        其次,一些教师虽然的确在进行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但教学的基本模式没有变化,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只是通过更多的课堂提问去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这样做导致学生缺少深度参与课堂教学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课堂互动的机会。数学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特征,使得小学生在不能深度参与和得不到他人协助的情况下会觉得数学知识过于困难,从而伤害到他们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也会大为下降。这又会进一步降低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愿望,形成恶性循环。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途径
        1、深入研究教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数学知识技能为核心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不同方面都对应着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所以,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完全将基础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但是仍然要重视基础知识,而不是主次不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认识到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如何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相对应的,又反映了哪方面的数学核心素养。然后教师再以这些认识为基础,去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方法,才能使得核心素养的培养取得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与统计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部分内容主要指向的是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推理能力,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去选择和分析数据,推理出选择和分析数据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理念,包括对数据及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和课后分别留下预习和复习作业,预习作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对数据的需求,复习作业则是使得学生明白用怎样的方法去满足自己的数据分析需求并最终完成数据分析任务,达到实际目的。
        2、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对数字和数学方法的理解,这种理解以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为基础。

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思维的培养意味着从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向抽象思维方式的过渡,涉及到学生最基本的意识水平。这一点在小学高段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即将进入到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他们会遇到更多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内容。此时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起来,可以帮助他们在初中阶段快速进入状态,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思维能力基础。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二)”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奇怪,认为这些知识与数学的关系不大。这说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数学思维,或者说不能从数学思维的角度看待位置方向的相关问题。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简易地图,然后让学生尝试用完全与数学无关的语言去解释清楚地图上不同人物、物体或地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方向关系。学生会发现,想要描述清楚这些关系,就必须引入数学的语言。他们可能无法说清什么叫数学思维,但真切感受到数学思维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而且位置方向领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3、联系现实情境
        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因素。学生需要不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来锻炼数学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形成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学生的问题意识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集中反映。而小学生最常面对和最为熟悉的问题大都与生活有关或者直接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激发学生对于问题解决整个过程的兴趣。否则,数学课堂很可能变成过去那种以“做题”为突出特征的形式,在学生眼中变得枯燥无聊。
        例如,在学习过分数的乘法及除法之后,教师可以从学生普遍经历过的购物活动中挑选案例。比如很多商场的促销活动是“满多少元可以减多少元”,假设购买的物品刚刚达到满减的条件,那么满减之后的价格是原价格的几分之几呢?如果购买的物品很多,正好达到了基本满减条件的几倍,那么最后一共实际花费了多少元,又节省了多少元呢?假如购买物品的价格恰好介于满减条件的一倍与二倍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是很多小学生都曾经感到过疑惑的问题,其问题的解决能够直接提升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
        4、鼓励学生创新
        小学生正处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及学习习惯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当今这样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他们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学生未来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在推动国家社会发展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要通过一些开放性比较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渐培养出来。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自己去讨论比例和小数与分数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要提出要求,每个小组在讨论结束,讲解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应该用例子来说明,而例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除此之外,教师不提出更多的要求。但是,教师要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介入进去,关注每个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状态,在讨论陷入僵局的时候及时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困境,得出比较准确的理解。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取得预期成果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则是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关键所在。只要大家都能够在教学理念和策略方法上持续进行创新,一定能够创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修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1.
        [2]林素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6.
        [3]何元庆.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革新,2019(1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