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兴国镇中心小学 湖北省 黄石市 435200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日益广泛应用,对新一代人才的信息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起步较晚,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开始重视实现高效课堂教学,重视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信息素养,实现长效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设计接近生活的学习任务,降低理解难度;完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结合不同学生情况,满足学生需要;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师教学途径五个方面,就实现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开展讨论。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实现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行业信息工具的普及,社会各界对新一代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高效教学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学习专业教育知识,积累自己的教育经验,完善教育战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有效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有效学习需求出发,设置学生容易接受的课程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多项措施,全面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达到教师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设计接近生活的学习任务,降低理解难度
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强,需要学习者进行实践操作,能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课堂学习任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对课堂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这样不仅容易理解,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实践学习。
例如,在学习“构想图”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情境为内容设计课堂学习任务。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初步学习如何根据画的主题来选择画的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主题,自己决定想要画什么,正确的构想和计算机绘画工具的正确使用是必要的。有的学生说,他想画家乡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水、巍峨的山,这个时候教师要给学生以肯定,并鼓励他们利用电脑绘图工具来绘画。也有想画小动物、交通工具、房子的学生。需求不同,意见不同。但是,老师非常鼓励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学生鼓起勇气。对于自己没有决定主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建议学生画学校教学楼,或者画学生家里的事物等等。学生容易接受接近自己生活的学习任务,进行有效的练习,教师也实现了有效的教学目的。
二、完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时间不长,有效教育的实现依赖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学生自信是学生持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必要条件。教师应重视正确的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开展评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同时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多肯定学生的努力结果,也要注意肯定学生的努力过程。因为即使实践操作速度差的学生,实际上也经过了努力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努力的过程,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重复实践操作,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实践练习和竞赛练习。不仅要维护学生的尊严,还要鼓励全体学生,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信心。
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方面,教师也可以采用班级微信交流群,及时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三、结合不同学生情况,满足学生需要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参考教材,还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需求准备学生的学习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资料。
例如,在教学“添加头像”的课程中,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形象、生动的微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影像视频和教师口头说明的形式相结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学生也进行了有效的实践,达到了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学习质量
要实现高效教学,首先要着力实现学生的高效课堂学习。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依赖于教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课程知识特点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在WORD中编辑文本”这一课程中,结合这一课程的知识特征,结合学生的其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文本带进教室,作为打字练习的素材。不仅如此,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可以把学生分组,让学生输入自己的文本后,和组员交换继续进行练习。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开始时,可以组织打字比赛,看哪个组在下课前打得最多。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环境,在激发学习热情的背景下,进行高效的练习,帮助教师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五、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师教学途径
教师应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的,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途径。多条教学途径意味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更多的方法,满足学生的个人学习需要。另外,学生平日的娱乐方式也多依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因此,教师可以拓展网络教学的道路,在网上与学生交流,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保证高效教学。
例如,学习“给声音增加效果”这一课程之前,调查了学生的娱乐方式。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日常利用互联网比较频繁,利用电脑进行娱乐。为此,教师拓展了慕课的网络教育平台,为了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具加深记忆,可以将学习资料分享给学生,如“降低音量”“加速”“减速”“加反响”“反过来”等操作程序。另外,教师为了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开设了班级学习群。在网络平台的应用中,教师与学生交流,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主实现高效学习,保证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实现高效教学目的,应实践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理解需求,尊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需求,灵活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教学。有效利用信息工具,拓宽教学途径,帮助学生实现简单学习、快乐学习,高效学习。教师要学习专业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总结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把握学生的动态学习基础和有效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课堂学习,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新法.注重细节优化,高效信息课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J].小学教育参考,2016(18):77.
[2]刘水清.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6):167.
[3]胡春桂.小学信息技术教室有效教育的策略研究[J].通信世界,2017(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