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英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石屏高级中学 6622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发展的也十分迅速。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处于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开展良好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然而,现如今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引言
阅读在高中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增长见识,提高欣赏水平。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引导独立阅读、注重个性阅读以及灵活阅读方法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应用不同的阅读理念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1.1阅读教学载体单一化
实践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了载体单一化的现象。课堂阅读教学的进行主要以课本教材的内容为主,内容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合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多媒体的普及,单纯的课本阅读已不能满足新时期高中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需求,不利于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高效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探索在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授课过程中,如何在引领学生认真、高效完成课本阅读内容的同时,拓展阅读范围,将课本内容与课外经典的名著相机合,不断提升阅读的质量与品位,是对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老师水平的考验与挑战。但实践中部分老师缺少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与延伸,不利于高中生阅读视野的开拓,阅读品味的提升。
1.2教师课堂提问形式化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问、设置问题往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教师课堂提问形式化的现象。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前,教师往往会预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对于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如果学生阅读后的感悟、答案与老师预设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会反复引导学生,致使其与自己预设的答案相统一。一方面,这种教师提问、预设答案的方式有利于高中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另一方面限制了学生思考的宽度与广度,使得学生的思考思路受到了控制,不利于高中生发散式思考能力的倍养,创新型思维的倍养。在阅读经典文章前教师可以提出一到两个中心问题作为引导,其余的问题可以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由其自己提出,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2、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1引导独立阅读,把握文本内容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带领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语境,整理文章的结构等。新课改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自己寻找文章中的亮点,并进行分析,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文章中的情感思想。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祝福》为例。这是鲁迅的一部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是祥林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和讲解自己发现的亮点,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补充。比如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这篇文章运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最开始描写的是遇到祥林嫂的情节,之后再引出祥林嫂曾经遭遇的事情,这种描写手法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使读者愿意探究祥林嫂究竟遇到过什么事情;有的学生疑惑“祝福”这个礼节与文章的整体内容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什么文章的名字叫作祝福?教师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问题之后,教师整理学生的想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整篇文章的结构、描写手法、情感思想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逐渐地掌握如何分析一篇文章,分析文章的落脚点是什么,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一节课45分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解课文,学生在听和记教师所讲的有关知识内容。这样的形式所带来的实际效果是不大的,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将课堂时间归还给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理解,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的建议。这就要求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梳理现代阅读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个人理解,鼓励学生勇于讲出自己对阅读的看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都是整体性的教学,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将课堂的组成形式加以改变。最好的途径就是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阅读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来划分不同的小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针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一段时间后进行小组的回答,同时教师可以随机抽取组内的任何人来回答问题,以此保证组内的各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在立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这几幅画面塑造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体现了诗歌怎样的特点?以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先开始组内讨论,讨论完毕之后再展示讨论结果,由教师来给予评定,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3深入挖掘文本,升华学生情感认知
文本是作者情感或观点的流露和表达,流于表面的阅读知识教学不足以支撑整个阅读教学。因此,教师要能够在全面把握学生当前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可结合不同文本的类型,从叙事、议论、说明等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其中的明线、暗线、情感线等,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析,解构文本的整体架构,进而整理文本的情感脉络,在凸显阅读教学知识性的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认知。以对作者观点的解析和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对文本的情感认同,拓展学生的表达途径,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总之,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通过阅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思维等。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创设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的、积极地阅读文章,从专业的角度赏析文章,并吸收文章中的优秀品质,最终促进学生综合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涌.新课标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7(11).
[2]曾尚文.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湖南教育,2019(12).
[3]李蛟.语文趣例与高中语文课堂情感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