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玲
443300 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
12月的一次周考又结束了,通过分析学生试卷,发现有两道题错误率很高,但老师又觉得这两题并无太多弯折,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仔细分析对比,发现这两题在很多方面有着紧密联系,反映很多数学思想方法,好几处地方很多学生确实还存在方法上的问题,现简析如下.
例一: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非空集合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分析:首先题意理解:有解,属于存在性问题.
其次,方法上有: 1,整体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
2,分离法,包括完全分离,部分分离法。
3,完全分离后学生求最值也方法各异,易犯各种错误。
将变形为
法一:分离,再换元,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
法二:换元,次数上低下高,令t=2x-1,则x=,再将t除下来。
法三:求导法,但此时要分析时,函数值恒为负数。
变式思考:若改变的位置呢?
(1)若有解,求的范围?
(2)若 有解,求的范围?
若改变x的范围呢?如
小结:点拨学生,(1)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类比,转化化规。
(2)分式型函数求值域方法 (3)能成立问题转化成最值。
例二:已知.
若,恒成立,求m取值范围.
分析:类比上题,有何区别?
(1)能成立与恒成立?
(2)变量范围由R到限定区间。
(3)需将问题转化后解决。用上函数奇偶性,单调性。
步骤:利用性质去掉发f符号后做法:
(1)分离参数法,求值域换元,次数上高下低则分离法。
恒成立转化为求最值。
(2)此处若整体处理,数形结合呢?,令,则转化为,,需将对称轴相对区间位置分类讨论.
(3)小结:能成立,恒成立转化为相应最值,能分离变量的优先分离变量.
变式训练
关于的方程恒有解,求范围.
延伸:
整体数形结合,分离变量转化化归等处理方法对等式,不等式可移项的式子均可处理,包括有解,有零点,有交点,能成立,恒成立等问题。
课后练习:
已知,当时恒有,求的范围.
通过一系列的类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展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升,
让学生真正学会数学方法,并有效运用,我想,这才是数学老师真正要做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