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中兵
(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文旅区枣林小学,湖北,荆州,434034)
摘要:在小学的课程体系中,数学是一门非常基础,却十分重要的学科,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坏,能够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也能够通过这一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但是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的是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培养和提高。数学这一门学科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精确讲解,还要求学生对课题进行精确练习。因此,如果想要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努力给予学生数学思维内在活力,让学生培养起有效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水平;思维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起完善的思维能力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数学这一门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十分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学习这门学科时,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数学这一门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坚持把思维训练贯穿其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当思维水平得到提升后,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能够提高。
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外在要求而去学习的学习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但是因为自身需求而产生学习动机,则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所以,如果教师想要在数学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教学课堂上将自己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并且要依据学生在小学阶段这一特殊的心理特点,努力找到教材中的一些有关成分,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发现数学与自己生活相贴近之处。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学情景,这种教学情境通常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可以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学习数学能够很大程度地帮助自己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学生在认识到了学习数学的这一好处后,自然而然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由此可见,教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情境,便可以有效触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1]。
二、辅助学生梳理思维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作为教师,不仅仅要在帮助学生时,考虑到学科的固定知识点,还要做到将知识点和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一个脉络连接,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有逻辑的思维。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形成一个非常明了简单却十分富有内涵的知识结构体系,这一点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脉络
数学这一门学科非常严谨,它包含着非常紧密的知识脉络儿结构,每一个环节都和上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因此在进行数学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脉络构建的过程中,是按照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进行安排的。由此可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也是这样梳理思维的。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进行思维训练时的特点,并且根据特点设计出比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思维起点,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实现全方位的思维发展,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初期,便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教师需要做的,是要思考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以过往所学到的知识作为基础,树立一个新的思维起点,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都可以将知识进行灵活应用,从而养成更加清楚有条理的思维模式。
(二)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数学思维模式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课堂中,许多教师可能都会发现,许多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停滞的现象,而当这种停滞出现时,就意味着学生的思维出现了障碍。在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帮助,让学生及时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全力帮助学生树立好学习数学的思维脉络,准确把握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转折点。
三、完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思维方式
在学生解决数学的实际应用问题时,需要把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再把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而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整个思维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非常注意选择对学生的培养方法与方式[2]。
(一)综合的全面大局的思维方式
学生想要进行思维发展,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分析与整合。所谓分析,就是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分解再进行联系。在学习数学这一门学科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要从数学本身问题进行下手,将问题进行一层一层的剖析,最终把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而所谓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把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数学问题提取出来,再应用到整个的数学知识框架结构中。不过在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水平,选择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来提升数学水平。只有选择了一套合理的方式,才能够事半功倍,利用最小的代价,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具体和抽象的思维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培养思维模式的时候,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坚持下去,对学生的思维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前安排好相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生活体验,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性的学习思维。例如,在学习如何测量圆柱体侧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模型,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将圆柱体的侧面进行切开并展开,认真地去了解原著每一面各个部分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从而总结出计算圆柱体侧面积的方法。在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后,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测量圆柱体侧面积的具体计算方法,并与此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发散性的创造思维[3]。
结语:
由全文可知,数学这一门学科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身上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教师在进行数学这一门学科的教学时,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这一门学科的能力。而如果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数学老师就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积极改变过往的传统观念,努力拓宽多种教学方式,尽最大程度培养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爱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对学生多多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水平,而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有目的性地提升自己数学思维水平,以此提高自己数学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丽茹.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16.
[2]李斌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32.
[3]韦亚丽.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33.
作者简介:孟中兵(1963.12-),男,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中级职称 ,大专,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