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莲
广东省肇庆市龙禧小学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小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的是帮助他们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而且小学生还处于心理问题频发的年龄阶段,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刻不容缓,教师需把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深度融合,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引言
小学的德育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法律常识以及心理素质等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其进行德育是素质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必须要正视当下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问题和行为成因,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中心,提升德育的效果。
一、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教育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育理念和目标任务都出现了重大变化,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知识的构建和培养。与此同时,也应当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当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消极情绪,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对此,在实际小学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调节心理,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对此,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一)科学育人,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小学生而言,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上同样要有所创新,当学生出现道德或心理问题时,不能一味的训斥,而是要以疏导为主,科学创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借此提升结合教育的成效。广大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应当主动探索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该项工作的互动性与有效性。例如,小学教师在设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教育活动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采用“关怀式”教学模式,处理具体的道德问题或心理问题时,不能长篇大论的进行理论说教,或者给予严厉批评与处罚,而是要询问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根源出发,用一颗关爱之心给予关怀,利用引导的方式处理他们遇到的困惑和疑惑,使其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在道德与心理方面建立自信,最终通过耐心开导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可采用“激励式”教学模式,善于发现小学生在道德表现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进步之处与闪光点,在精神方面给予适当奖励、表扬,而且按周、月、学期等分别评比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为突出者颁发“道德标兵”、“心理能手”等荣誉称号,使其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在后续学习与生活中表现的更为优秀。
(二)设计新颖,激发学习兴趣
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将教师作为核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无法准确理解,加之课堂参与度不足,导致其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落实。针对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重新设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讲解教材相关内容期间可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学生感知到心理健康教育与自身的关联,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环节,合理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自身观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采取辩论会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为学生提供需要探讨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通过学生群体内部思想的碰撞,加深其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进而实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情怀至上,促进个性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全面发展是指不仅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培养一定的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全方位得到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强调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起始阶段,正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心理健康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使每个个体都能受益,收获丰硕的成长果实。
(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学教师应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契机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自身为主导,寻求家长的辅助,共同参与到教育中,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爱好兴趣、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行为,表扬和鼓励正确行为,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向老师反映,双方一起处理道德与心理方面的问题。以此规范小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他们可以自觉约束自己,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与成长。另外,教师可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一些生活情境中,像开展小护工、小交警、小卫士等生活化活动,使其体会到各项工作的不容易,从思想和行为方面得到升华,内心受到触动,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潜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还有利于他们消除消极心理和负面情绪,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实现,达到两者的结合。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教师需努力寻找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衔接点,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整合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借助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切入,全面发展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让他们身心愉悦的长大。
参考文献
[1]郑丽园.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20(06):101
[2]罗昊.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才智,2019(21):116.
[3]喻文华.心理游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2020(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