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璐
常州市正衡中学 江苏常州 213000
2013年,我第一次担任学校校长。从教导主任的角色突然转变到校长的角色,内心难免有点“心虚”。记得那年暑假,我一口气读完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要相信孩子》三本书。后来的日子里,只要在办学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困惑,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从苏氏思想中吸取营养,收获激情。细细梳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的下列三个观点对我做校长的影响比较深刻。
一.教育学是人学——摆正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人是最高价值。学校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就是提升人的品性和促进人的学习。品行指向人的幸福,学习指向人的优秀。两者如何排序?如果按照“优秀比幸福重要”的逻辑,就会把学习放在第一,结果是:学习走样了,成绩好了,性格扭曲了,身心不健康了。这是好教育吗?当前,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图书馆的畅销书目就是**必练题、**中考宝典、**三年中考五年模拟等,学校的“分数”评价观逼迫学生更多的学习方式是刷题,刷题,再刷题。久而久之,学生一旦考入大学后不再需要刷题了,对读书的兴趣也“刷”没了,心灵也“刷”枯萎了,人格也“刷”扭曲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基础教育的育人阶段,眼中有“人”的教育,一定是人比人才更重要,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品性比分数更重要。为此,学校成立溪韵文学社,举办溪韵涂鸦节、枇杷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感和道德品质。同时,学校的每位学生都拥有一本《学生家庭会议记录册》,每个周末,学生会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围绕“下周要做到”“上周做到了”“上周未做到”“奖惩措施”四大环节,与家长深入交流,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让家校沟通增添了一条渠道。
二.相信孩子——未来有无限可能性
在学校里,总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抱有一种漠不关心、毫不在乎的态度,总有少部分学生在集体面前表现得毫无敬畏、满不在乎、随随便便、吊儿郎当、自己贬低自己的人格——无所事事,敷衍塞责。造成学生存在上述的发展暂时性受阻现象有三个因素:第一就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第二就是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第三就是学生没有受到完满的父母教育。如果用教所有学生的办法来教这些发展暂时性受阻的学生,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学得很差,而且会把学习上的每一次失败当成一种痛苦的屈辱,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一辈子受着“我干什么都不行”这个痛苦的思想的折磨。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
教师应当时时刻刻保护这些孩子,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首先,要搭建孩子自我表现的平台。在孩子的自我表现中精心观察,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火星,然后把它放大,让孩子从“我干什么都不行”的痛苦的思想折磨中走出来,点亮孩子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从而打开孩子的可能世界。其次,要把握“需要-难度-美好”三个原则,因材施教。把准好孩子的“脉”后,专门给孩子提出明确的短期目标(需要),制定奖励与惩罚规则,逼迫学生付出意志努力(难度),让学生收获和感悟努力后的成功结果(美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可能世界。
三.剥离情感——不是完整的教育。
教学生学某学科,以教师为主的思维逻辑是:把教材上的知识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内化的知识进行梳理程序化→教师按照预定程序把内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某学科教学生,即从学生学习角度的思维逻辑是:把教材上的知识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把内化的知识进行创造激活化→把教师激活的知识外化为学生的知识。前者,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且没有学生立场,教师缺乏对教材知识内化后的创造,直接传授给学生。后者,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化后,能站在学生立场进行再创造,并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发现教师创造后的内化知识,最后外化为学生的知识。两种思维逻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教师对教材内化知识的再创造。要进行教材内化知识的再创造,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把知识植入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探究中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突出知识的情感特征。学生离开学校后,会忘记某位教师教什么学科,但能记得这位教师的名字,原因可能有很多。一节课耳目一新的导入,一次课上突发事件的机智处理,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流标准且由磁性的普通话,一次毫不刻意的微笑、问候、眼神对视,课堂上幽默、轻松的教学氛围,话语系统里的经典语录,批改作业时的一段寄语,一次野外的互动玩耍、自由交流,一次严肃认真的批评教育,一次回答问题后的积极鼓励,一次突破自我的上台展示,……,留在学生记忆里的剩下的东西,一定是能引起孩子情感共鸣的东西。剥离、回避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只要心中真有孩子,能从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去备课、上课、布置并批改作业、设计活动、互动交流、……,就是带着情感在实施教育,这些情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聚集、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影响着学生。
与苏霍姆林斯基结缘的12年时间里,苏霍姆林斯基,犹如浩瀚大海中的一盏灯塔,在处于迷茫、困惑的黑暗时期为我照亮前行道路,在处于低落、想放弃的边缘地带为我注入前行动力,在处于矛盾、焦灼的两难境地为我指明前行方向。感谢有你,是你让我懂得了“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中庸”是指教育要做到不过头、守中为上,“可能”是指教育要相信孩子未来一切的可能性,“适当”是指教育要遵循、适应孩子的教育规律。感谢有你,是你让我明白了“不注重人文的教育很易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在GDP至上、功利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里,唯有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才能让孩子长大成人后不至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像无人问津的尘埃那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回顾7年来的校长经历,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的价值观引领下,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用思考和行动来践行自己的教育理解,放大自己的教育格局。追寻苏霍姆林斯基,我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