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李春梅
[导读] 美术核心素养是个体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春梅
        曲靖市沾益区第一幼儿园 沾益区655331

        摘要:美术核心素养是个体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展开分析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大变轨》这一书中,尹少淳提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美术表现、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以及创意实践【1】。
在学前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地培养幼儿美术识读能力,要让幼儿能学会观看、识别以及初步地解读美术作品的色彩、造型、空间特征以及画面特点等。下面结合实际,就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做具体分析。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培养幼儿识读能力
        《艺术与视知觉》中有这样一句话:“艺术家不再是某种视觉仪器,也不再是复制现实的装置,而是对各种有重要意义的结构图式的理解。”在学前阶段培养幼儿图像识读的能力,不仅能为幼儿在美术这条道路上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立足整体看待事物的习惯与能力。因此学前美术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幼儿识读图像、理解图像教师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采用幼喜闻乐见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指导幼儿观察周边的事物,让幼儿记忆事物的特征特点等,并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将生活中的事物绘画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根据幼儿的特征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合理确定教学措施,确保教学活动适合幼儿,有助于幼儿美术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学前阶段的儿童形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文字解读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但想象力相对丰富。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识读图像,科学培养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感知、感觉能力来识别与了解美术作品,并自己尝试美术创作【2】。另外,在美术课堂上所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是幼儿身边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幼儿的生活入,让幼儿由观察生活、识记生活中图形图案到识读图像,最后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与现象进行美术创作,画出自己脑海中的物品【3】。
2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幼儿美术表现力
        美术表现,指的是运用传统与现代美术技术、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美术表现有多种方式,幼儿也有专属于他们的美术表现方式,他们会运用自己的现象以及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内心世界。通过日常的观察可知,幼儿普遍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在平时他们总会通过拨动、触摸、观察或者是闻、听等方式去认识与了解事物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充分尊重幼儿的这一天性,采用启发、引导等方式 培养幼儿的美术思维,锻炼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逐步促进幼儿美术核心素养发展在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要尊重幼儿自身的想法,高度重视幼儿自己的想象力,教师采用启发、引导等手段让幼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视角与思维,按照自己对事物以及世界的认识与了解去强行改变或扭转幼儿的印象,教师要让幼儿自己认识、感知、理解与创造,在此基础上对幼儿做出适当的引导,使其逐步积累下一些专业科学的知识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想象力无限发展。如当教师要求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轿车时,幼儿的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但受认知水平以及创作能力等的限制, 幼儿无法将其十分生动形象或者说写实地表现出来,大部分幼儿会利用长方形代替车身,圆形代替车轮,三角形反映车头等。这是幼儿内心世界与思维方式的最真实的体现。教师不能对幼儿的创作方式以及绘画过程做过多干预,只给幼儿做适当的引导,让幼儿逐渐形成更加全面、形象以及正确的认知,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4】。
3利用美术鉴赏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幼儿有属于自己的审美,有进行审美判断的能力。

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幼儿自身情况,采用专业的知识理论与技术方法对幼儿的审美判断做进一步地引导与培养,使幼儿能更好地欣赏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作品的艺术性、独特性以及趣味性【5】。在学前美术教育中,幼儿教师可充分运用美术欣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有效提升幼儿审美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让幼儿的想象力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欣赏有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运用艺术作品给予幼儿好的引导与熏陶,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启发,视野得到拓展,知识储备不断增加,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在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要能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等采取科学合理的引导与教育策略,从而让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与发展。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一幅名画时,教师先不向幼儿做出任何说明,让幼儿自己观察、理解与想象,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画作的印象或是自己的看法等,当幼儿有了自己的认知与感受外,教师再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幼儿深入赏析, 最后鼓励幼儿模仿画作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进行创作。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让美术教学更有效率,教师也与幼儿一起作画。
4通过创意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要想进行创意实践,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方法。幼儿虽然对于美术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也有属于自己的创意实践方式,但他们的创意实践能力还普遍较低。为此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采用科学合理地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意实践思维以及能力,指导幼儿观察生活,借助观察与交流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6】。
        想象力是创新创造的基础,而幼儿要拥有比成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这也就是说,幼儿有进行创新创造的基础。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也说过:“创造性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能,是一项天生的直觉,它是我们解决和表现生活困难的主要直觉,儿童尚未学习如何去使用它以前就懂得使用。”因此在学前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充分抓住并利用儿童的这一天赋来培养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通过以往的观察与研究我们知道,幼儿最初的创造形式就是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物品或图画让其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幼儿自主创作,让幼儿的创意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如在创意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幼儿观察一棵树,并让幼儿根据自己印象画出树,大部分幼儿都会用两个线条画出树干然后用曲线画出半圆的树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启发幼儿思维,让幼儿思考是否可以用手掌“印”出一个树冠。这类具有创意性的启发能够拓展幼儿的思维,给幼儿的创作带去更多灵感,同时也会让幼儿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于幼儿园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美术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要能根据幼儿的特征特点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幼儿识读美术,欣赏美术,并指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与经验进行美术创作,让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在各项绘画活动中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
        
参考文献
        [1]杨秀红.浅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1(04):167-168.
        [2]顾颖颖,鞠翰霖.浅议学前美术核心素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0(23):50-51.
        [3]吴有宸.基于美术核心素养下幼儿纸艺劳动的实践[J].华夏教师,2020(21):48-49.
        [4]王梅.幼儿绘画教学中“教”与“放”的平衡把握[J].亚太教育,2019(09):113.
        [5]俞静.在美术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综合版),2019(07):181.
        [6]庞满斗.如何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读书文摘,2019(13):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