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吕国萍
[导读] 学困生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不仅困扰着学生本人,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吕国萍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五小学北校区,657000
        摘要:学困生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不仅困扰着学生本人,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为解决学困生问题,转化学困生,教师需要从根本上出发,即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学困生的转化才能顺利地展开。之后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积极联系家长,共同推进学困生的转化,使其成绩等方面有所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引言:
        数学学困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可能是对自己成绩失望的堆叠,或是课堂缺少乐趣等,而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抓住其成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无论什么阶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总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充满期待,带着兴趣上课,课堂上更为积极活跃。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得学生不再因害怕教师而不敢向教师提问,这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对于学困生,教师更因如此。一般学困生都会对教师有抵触情绪,甚至会有些许叛逆,若长此以往,只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只有称为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用爱感化学生,而非无尽地苛责,所谓亦师亦友,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信任。课下的师生关系会逐步带入到课上,学生会慢慢开始喜欢听教师的课,乐意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对课堂提起了兴趣,这样便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了学生课堂效率,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分类教育,雨露均沾
        学困生的情况与大多数学生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基础差,在没有牢固的基础之下逼他们跟上整个班级的步伐只会适得其反。对此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堂学习中,总会出现一些相对困难的,学困生无法理解的问题,教师需要将其分解成最基础易懂的问题。比如在教学生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中小数的加减法一章时,可将其简化为普通的整数的加减,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小数,这便更易理解,这样学困生便能够参与到课堂。第二,在前者基础上,主动鼓励差生参与回答问题等,杜绝孤立差生。第三,遵循学困生优先原则。给学困生机会多,并适当进行鼓励,褒奖,这样会大大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作业布置方面,给学困生的作应多为基础题,量不需太大,但是要能有效扎实学生基础。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学习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可多出些概念题给学生,减少有难度的题,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优先批改学困生作业,对他们进行单独指导,需要循循善诱而非苛责,并且对于他们的进步在课堂上给予肯定,增加他们的信心。
        三、培养学习习惯,进入良性循环
        学困生的一大通病,就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并不大,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大大提高学困生进步的速率[1]。


        (一)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这是每个学生都需养成的习惯,在上课前准备好课本;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参与互动。而这习惯对普通学生来说都很难,何况是学困生,这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并且生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很多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经常会因为没认真审题而失掉不该失的分,甚至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学困生其本身会做的题就有限,如果再因为审题失去应得的分数那将是雪上加霜。把会做的题做会,能得的分得全,那是稳步提高成绩的前提。其次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也十分重要,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上册第七课《扇形统计图》的题目中,一旦计算出错,将会失去大部分分数。为此,教师需要在学困生做题时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审题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做题时落实每个步骤,求稳不求快,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三)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并不高,但是一般考试时间充裕,这时便需要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从而提高准确率。很多学生都将考试当成任务,会做的题做完了,试卷做完了就无心顾及答案,只想着解脱了,而学生并不高的计算准确率让整张试卷的质量大打折扣。很多时候学生粗心导致的错误在简单地检验下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应得的分数对于学困生来说十分重要[2]。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测量》后,对于应用题中的单位需检查其是否统一。虽然是小分,但积少成多,对学困生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需在日常作业中,以及在对学困生单独辅导时强调检验的重要性,让他们逐渐养成检验的习惯。
        (四)养成归纳错题的习惯
        俗话说事不过三,对于同样的题目,要做到在纠正过后尽量做到不再错,教师应带动学生整理错题,总结错因,归纳题型,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所学知识以及其考法。
        (五)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规范的书写习惯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规范的书写习惯只有落实到平时的作业中,严格书写格式,才能让学生逐步养成只有的习惯。
        四、结束语
        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每个教师的夙愿,转化学困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需要教师长年累月的坚持,并且对学困生保持信心。相信所有教师以及学困生在努力后能收获到喜悦。
        参考文献:
        [1]李秋梅.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 读与写:上,下旬, 2015, 000(004):182-182,183.
        [2]朱海英.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 亚太教育, 2020(1):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