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感悟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刘丽娜
[导读] 在高中历史的教育当中,给学生适当地普及、渗入家国情怀教育是现在教育界所一致认同的教学理念
        刘丽娜
        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
        摘要:在高中历史的教育当中,给学生适当地普及、渗入家国情怀教育是现在教育界所一致认同的教学理念。而所谓家国情怀教育,是经过几千年历史长河的磨炼中所保存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之一。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了家国同构、家国之间的共同体意识以及每个人所拥有的仁爱之情,它强调个人的修养、提醒人们要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在这种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结合的新型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对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上会有很大的帮助。而高中阶段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不足及相关知识储备量较少还是个大问题,教师在这时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将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和传播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举例阐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
引言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师展开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依据,每一种教材都是经过无数教育专家、一线名师历经数年艰辛编纂而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不仅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还将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非常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这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都是极为有利的。因此,作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历史知识学习中接受家国情怀的熏陶,在不远的将来能成为一名有着强烈责任心、爱国意识的优秀人才!
一、家国情怀内涵解读
        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历史课标中明确提到:在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历史文化素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外,让学生能够理性爱国、科学爱国,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健康的家国情怀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实际价值
        (一)有利于高中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精髓所在,教师通过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热爱祖国。在历史学习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要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其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在认识社会发展的同时,使其爱国情感更理性、更科学,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道德素质
        高中历史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有效规范高中生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国情怀素养蕴藏着很多德育元素,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渗透家国情怀的元素,帮助学生形成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优良品德。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历史对比,凸显家国情怀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经历多次修改和完善,现阶段的教材与2017版新课程标准配套,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家国情怀素材。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素材,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素材。例如,在西欧封建社会教学中,根据时间点,与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一一对比,这种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中西方历史的差异,比如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公元前3世纪已经实现,而相同时期的西欧却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或者是直接向学生提问,比如:西欧封建社会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差异与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文明历史悠久的特点以及中西方之间的差异,且我国的封建社会拥有较高的水平。促使学生在中西方历史对比中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开展实践活动想要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同学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毕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光靠课堂学习,很难达到理想的目标。毕竟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才能有效地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呢?同学们可以参加有关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课前了解相关知识,初步了解古代的四大发明。教材中除了讲解古代的四大发明外,还讲解了有关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等方面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更多的相关历史资料,在深入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也会树立一种使命感、责任感。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去参观烈士墓园,了解烈士的感人事迹,学习其身上的优秀品质。
        (三)立足当下实际,升华家国情怀
        正如克罗齐所说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必须服务于现实,才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课时,应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立足当下,向学生讲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生平事迹及贡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两弹一星”精神,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四)立足教材内容,整合资源,凸显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要从历史教材本身出发,通过对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从思想上帮助其树立健康三观。同时借助更多史料资源,让其了解家国情怀,理解不同时代的家国情怀背景下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
        (五)交流评价
        历史教学,探究学习的运用十分重要,能够指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形成合作、探究的能力。比如: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演变”内容时,可让学生课前复习各派思想家主张,对于孔孟之道、董仲舒思想、周敦颐和朱熹观点都有所理解。课堂当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思想家,扮演其角色,展开辩论比赛,宣传自身支持学派的思想。讨论之后,学生对于儒家学派思想有全新认知,还可扮演各个历史时期人物,探讨自身对于“家”与“国”的看法,逐渐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内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将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渗透进去,不能只靠教师本身,更需要学生与教师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适合学生课堂学习家国情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下时应将老师讲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再次去深入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知识。学生在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之后应努力学习,与教师共同努力,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素养,不辜负老师的希望,二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这样,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高,有利于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刘观华.家国情怀教育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J].教书育人,2018(35):80.
        [2]郭颖.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A5):143.
        [3]李磊.高中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4]陈远东.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入家国情怀教育[J].考试与评价,2018(12):77.
        [5]姜安平.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2):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