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娜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2500)
摘要:古老的挫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编码,本已经湮没入民间的“活化石”,在当今面临社会变革以及西方强势文化的双重压力下,挫琴的传承和生存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本课题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着眼两个方面的研发:(1)对古老的挫琴乐器进行原生态意义上的还原;(2)当今多重视角下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全新诠释。
关键词:挫琴艺术;存在;传承;文化地理背景
引言
挫琴又称筑琴,常被人写作“锉琴”、“磋琴”,它最早流传于青州辖域的益都、寿光、广饶、临淄一带,其外形较为奇特,是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下来的一件古老又独特的拉奏乐器,挫琴在当地民间有“打琴”、“半边轱辘头”之称,所谓“轱辘”就是指当地农村汲水灌溉用的工具,“轱辘头”由圆木制成,其形状大致呈圆柱形,将其从中间纵向剖开,即是挫琴共鸣腔体的形状,也正是由此缘故而起的“绰号”。现阶段我国对于挫琴的研究并不算多,其中最主要的观点认为这种乐器可称得上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击弦乐器“筑”的沿革。
1挫琴艺术存活的文化背景:说唱艺术与民间乐种的兴盛
挫琴的制作主要可分为:琴制(形制和制作)、琴弦的制造、音律构成等,不过由于挫琴的传承自始至终都是建立在“口传心授”的基础上,而如今又面临着当代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致使挫琴的存在和传承都遇到了避无可避的危机。加强对挫琴艺术的保护,一定程度来讲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钻研挖掘和传承弘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事实上,唯有将乐器放置再乐种里进行研究,才能更切实地获取到乐器文化纬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由我国音乐文化特色而决定的。张振涛曾在《中国乐器的不同组合——中国民间乐种》中指出:“中国乐器一般在我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其呈现出来的形式并非独奏,其实在我国传统的民间生活中,除了古琴外,几乎再也没有完全独奏性质的乐器存在,也因此古琴又被视为一件比较特殊的乐器,而其他的乐器几乎都是由一个个特定的组合常年传承下来的,这些组合又被称之为乐种。”例如:枣木杠子乱弹便是从明清传承下来依附在广饶地区的乐种,该乐种是在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和传承的,因此,在论述枣木杠子乱弹之前,还是应当先理清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后再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概述。
2明清俗曲与说唱艺术的繁荣发展
在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下,从城镇市民阶层渐渐生出了一股新兴力量,城镇市民的觉醒和市民阶层文化的日渐繁荣,无时无刻都在促使着音乐文化向通俗文化的过渡和发展,其中 “俗曲”便是市民阶层在当时音乐艺术中的反映,“俗曲”兴盛于明朝中叶时期,繁荣鼎盛于清代,因此“俗曲”也被视为明清文化的“一份子”。
明清俗曲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还潜移默化地与曲艺、戏剧等有机融合,并分别在多个地区诞生了若干曲艺和本土曲种。所谓明清俗曲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种形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从文学的层面上讲,明清俗曲就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诗歌,或者在形式、风格上仿照民间诗歌而存在的文人作品;从音乐的层面上来讲,明清俗曲属于一种经过选择、加工、推荐的民歌,明清俗曲已然完全区别于最早期的民歌形式,而是越发地像更高阶层、品质的艺术形式过渡、演变、发展,正因如此,杨荫浏先生才将明清俗曲称之为“曲子”。事实上,“俗曲”并非其最早期的称号,而是由今人在结合其本身基本特性之后,才为其取得称谓,在明清历史文献上详细记载了几种与之概念相类似的曲子,例如:“时尚小令”、“小唱”、“小曲”、“小调”、“牌子曲”、“时调”、“杂曲”、“俚曲”等。而像那些表义较为相近的称谓所指代的内容、方向是否一致,目前来看学界还尚未对此达成统一共识,不过,对于明清俗曲与民歌之间的亲密关系,学界的观点还是比较同意、一致的,都对其便是默许和赞同。普遍认为明清俗曲始终存活在民歌艺术之中,属于民歌艺术的一部分。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谈论明清民歌时涉及到这样一个概念:“明清‘小曲’中既包含短小的民歌和山歌,又囊括‘琵琶词’、‘牌子小曲’等含有伴奏和有过门的大型歌曲等,这些均从属于艺术歌曲范畴”。此外,明清俗曲在说唱音乐中的过渡和发展也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影响。明清俗曲的最显著的变异形式便是聊斋俚曲,聊斋俚曲数今人为其取的称谓,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蒲松龄俚曲,聊斋俚曲最早是由蒲松龄用淄川白话、方言、俚语、歇后语等众多文词进行创作的,再搭配上当时民间盛行的明清俗曲的时调曲牌,采用俗曲联套讲唱的方式制作而成的说唱音乐,而后在广泛且长久的传播过程中,又相继得到了众多民间艺人、歌手的反复加工、丰富完善,继而逐渐发展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说唱流派。现存的的聊斋俚曲作品包括:《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幸运曲》、《富贵神仙》等。从语言学的层面来讲,聊斋俚曲主要是研究地域方言的集大成作;从音乐体制层面来讲,“俚曲”是以“俗曲”为主,属于多种声腔集合而成的制作。
结语
综上所述,对挫琴的广泛流传和保护将是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一种弘扬。在如今21世纪全球文化相互通融的时代背景下,在人类文化遗产的整合与广泛传播中,“挫琴”这件横贯历史、饱经沧桑、历史悠久的古老乐器也终会发出独具自身特色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周玉锋,吕勤.基于青州挫琴艺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 普洱学院学报. 2019(03)
[2] 张宗建,邢习娇. “青州挫琴”的存续与保护——基于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考察[J]. 音乐传播. 2018(03)
[3] 黄向猛.文化认同机制视角下的青州挫琴传承与传播[J]. 北方音乐. 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