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华
江西省鹰潭市二中 335000
摘要:体育教学是初中阶段的常设科目,其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田径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运动方式,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控田径训练强度,运用多样的训练方法带领学生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利于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收获更多的技能和快乐。然而,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跑步运动,然后就自由解散,这样课堂设置不合理。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控制课堂训练强度和带领学生快乐、健康参与训练。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运动;训练强度;训练方法;合理组织
对于任何阶段的教育来说,让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是最重要的,所有训练活动都是在前期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兴趣上开始的,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关注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并运用多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带领学生参与田径运动,获得全面发展。
一、田径训练的合理开展对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田径是运动会上经典项目之一,它能够促进人身体潜能的爆发,实现对人身体素质的良好协调发展,有效促进身体健康。田径训练强度由训练完成的速度与效率决定,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训练效果。而训练方法合理使用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更好激发初中生潜能。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初中的田径训练强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训练方法,带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争取为学生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训练状态,夯实田径基本功,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们进行朝夕相处、互帮互助,也可从中收获合作的精神,自身意志力也得到提高等,这对于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都极其有益。
二、合理应用训练方法,把控训练强度,组织开展田径活动?
(一)划分教学阶段;激发体育意识
对于初中生而言,田径训练强度还应该以适中为宜,将训练量维系在一定范围内,一节课堂上不宜过大或过小。基于此,田径训练可划分为多个阶段,以“周”为基本训练时间单位展开对训练强度控制。比如说,在田径项目训练刚开始前两周训练强度可以较大,先测一下学生的体能,摸清学生的体能情况;接着后续教学周期就应结合实际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第五周后,学生对一些初步田径要领已建立起认知,训练则应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且有效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水平上,这样学生在可以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逐步掌握田径要领,在训练中也不易受伤。
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搭配上一些测试活动,将田径训练过程、训练结果与考试标准的相互协调统一。
(二)开展趣味活动,磨练学生耐力
田径运动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耐力,克服困难和疲惫,努力去突破自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榜样教学法,给学生分享运动明星的故事,鼓励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和体育精神。其次,教师可以组织竞赛类活动来训练学生体育素质,例如,在50m加速折返跑训练中,让学生分别采用高强度100%全力跑,进行3~5组,接着在进行以80%的速度跑,训练量慢慢递增,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验。视学生练习情况而定,为增加训练趣味性,活跃学生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比赛,调动学生兴致,积极参与在活动当中,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内化老师传授的田径技能知识,同时发展初中生的田径爆发力,确保训练活动中初中生的耐力与身体技能有效提高。
(三)训练核心力量,掌握田径技能
为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可以调整训练强度,带领学生展开核心力量训练,如俯卧静力肘支撑、侧卧静力肘支撑和仰卧静力肘支撑,这样可帮助学生增强核心爆发力,掌握田径技能。在训练中可以小组合作训练方法,将班级中体能不同阶段、不同性格学生划分成小组,在小组中学生们互相监督彼此进行训练,并且互相帮助。学生在训练时,教师要进行巡视观察的学生的动作,避免引发不安全事故,给予学生运动要领上的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训练效率。另外,结合对学生训练情况的观察,教师在训练活动中可以穿插半蹲和深蹲练习等,以及竞赛比拼活动,增加训练的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现近期的训练成效,这也是检测学生训练情况的好方法,同时利于学生形成坚韧的品格,感悟到体育精神,身体素质在此过程中逐步得到强化。
三、结束语
总之,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合理计划和组织学生训练,结合学生情况、教学目标合理控制田径训练的强度,灵活巧妙地运用组合式等多种训练方法,带领学生快乐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能,掌握田径要领。相信在各位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经验总结下,体育课程定会融趣味、训练与一体,引领学生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川生. 初中田径娱乐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构建[J]. 新课程(中), 2019(8).
[2]叶会凯. 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分析[J]. 体育风尚, 2019(4).
[3]曾小红. 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