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普通高校全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机制与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刘兆侠 刘静荣 崔玲
[导读] 基于思政课,高校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机制就是要以协同效应为手段、以同向同行为途径、以协同育人机制为保障来探索其理论逻辑
        刘兆侠  刘静荣  崔玲
        ( 银川能源学院,宁夏 银川 750105)
        【摘要】 基于思政课,高校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机制就是要以协同效应为手段、以同向同行为途径、以协同育人机制为保障来探索其理论逻辑,提出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探索高校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同向同行  协同育人机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指示,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同时其他课程要种好自身育人的“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排在首位,要求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是在过去“大思政”、 “协同育人”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育人的基本内涵探究就其内涵而言,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既包括方向上的同向,也包括行动上的同行。也就是说,既要在指导方向上一致,也要在行动上做到:德智并举和德业融合同进。
        (一)同向:指导方向和目标方向一致
        在指导思想上,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人才培养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为根本价值遵循。课程教学是学校人才培育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所有课程教学理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渗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科学内涵,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理念。
        在目标方向上,应该坚持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导向。高校各类课程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属性,发挥着不同的育人功能,但高校育人不能偏废其一,德智体美劳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目标的衡量标准。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必须要共同致力于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各类课程教学都要挖掘丰富的育人资源,有效地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相结合,指向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同行:德智并举和德业融合同进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应该坚持德智并举,进一步强化育人职责。在高校其他各类课程中,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富含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知识资源,是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
        坚持德智并举,一方面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齐驱并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奠基和学科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是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既要汲取丰富的科学智慧和人文知识,掌握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又要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习其中所倡导的政治意识观念和领会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高校其他各类专业课程需要坚持德业融合,深入挖掘育人资源。高校其他各类专业课程主要承担着教授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业务技能的职责,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渗透思想价值观念,协同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合力。
        坚持德业融合,一方面,每门专业课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蕴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结合课程属性和特点,从不同角度挖掘其历史文化渊源、具有的社会文化价值、现实发展意义和伦理道德价值等,探究其知识逻辑体系中存在的辩证法思想等,在阐释真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另一方面,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隐性渗透价值理念,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当中讲出哲学、讲出历史、讲出社会、讲出思想、讲出精神、讲出价值、讲出方法论,使学生从专业学习中得到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理性思考,更加热爱自己将要从事的事业,将以情感人建立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之上,在接受真理洗礼的同时得到价值上的升华。
        二、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同向同行育人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既包括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对思政课的认识不到位问题,也包括各类课程各自为政、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的问题,还包括协同育人的相关考核标准和评价缺失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学科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低不等
        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中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跟风课”的观念。有些哲学社会科学类教师由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蕴含的文化底蕴,单纯地将其理解为意识形态的说教和国家政策精神的跟风,没有实质性的真理内容。这就导致在认识上的错位,在实践中的无视,在教学过程中忽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知识,或者在必要的时候轻描淡写、走马观花式完成教学任务。在其他各类专业课教师队伍中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的观念。其他各类专业课程都是教授具体的业务知识和科学技能,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甚了解,也看不到其现实价值。尤其是与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相比,专业技能更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无可比拟的优越地位,这就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的错误观念。这就形成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认识上的漠视,在实践中的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地忽略。
        (二)各类课程各自为政、界限清晰,造成育人的“孤岛效应”
        各类课程守好了每段渠,却难以汇成一条流。由于具体目标的不同,导致各类课程各自为政、各负其责,根据自身的学科属性,履行特定的功能作用,承担相应的育人职责。当前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在各自所属的“学科领地”和“主权范围”内行使各自权利,履行各自职责和义务,承担培育大学生不同素质的任务。各科教师也在各自所属教学板块完成教学任务,但没有将大学生所需要的综合知识联接串通起来,各课程之间没有有效地形成协作共振和交叉渗透。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许多课程内容的讲授、课程作业的布置和课程讨论的开展都被无形地设定了严格的遵循法则,必须限定在本学科领域,汲取的知识呈现出单一化,课堂熏陶的氛围也缺少了科学和人文的综合风气。这种绝对的区分和明确的界限使各门课程之间缺乏知识的贯通与学科之间的信息共享,割裂了不同类型课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不利于形成协同共振的合力,造成育人效果的“孤岛效应”,容易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片面发展。
        (三)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动
        各类课程教师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合作的育人合力。各类课程教师在培育大学生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培育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中责任分工很明确,认识上存在一定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狭隘观念,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育人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政治教育、价值教育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了大学生的政治道德素质,却缺乏深入挖掘价值理论背后蕴藏的学理依据和深厚理论渊源,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学术性探讨。其他各类课程教师仅仅意识到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性,只看到知识真理教育,忽略了价值情感教育,只注意专业素质的培养,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忽略了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忽略了健康人格的塑造。
        (四)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考核和评价标准缺乏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过程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教育过程中的各类课程整合评价、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等考核和评价标准都相对缺乏,整体上促进各类课程同向同行育人的工作体制和制度规范存在不完善的状况。从整个学校层面的教育政策来看,协同育人没有被正式列入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之中,缺乏一套成文的、具有权威性的制度规范体系,导致在落实细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甚至忽视。从教师协同育人的过程来看,缺乏一套可视化明确的考核体系。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效果的评价和考核存在模糊性。同向同行育人的最终目标旨在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但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检验和评价无法用一个定量化的标准加以准确衡量,也无法用一个统一的量化指标去框定。例如,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某种意义上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来进行考核评价,但纸上的成绩不代表实际应用能力的娴熟和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评价和考核是不能简单依据一个分数来加以描述的,因为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是内隐于内心认知结构中的,且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不一致,因此只有通过长期的经验观察和典型事件的检验,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评判育人过程是否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目标。
        三、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的对策思考
        (一)提升高校各类课程教师的育人责任和思想政治素质
        各类课程教师对思政育人认识不足以及部分专业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是制约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析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各类课程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提升机制,强化各类课程教师的教书育人责任和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一是针对少数各类课程教师在思想上存在对课程思政育人的主观偏见,着力在提高思想认识上发力,可以发挥双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双带头人树标杆、立典型,带动教师观念的转变。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功底。可以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三是可以不定期地开展“新时代讲习所”活动,针对教师们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来自校内外的政治理论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构建教学内容交叉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高校要做到显性教学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课程体系转化,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家独唱的角色转换为哲学社会科学课和专业课程与其合力育人的立体化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三)搭建高校各类课程教师互动与对话交流
        机制和平台高校要构建教师队伍协同合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育人格局。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不断加大投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融合到各部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力支持、领导有力、责任明确、管理到位、协同育人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形成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共同关心支持履行育人的强大合力。
        其次,高校党委领导要统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工作的整体状况和实施效果,制定总体规划,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完善有利于高校教师合力育人的动力机制。要经常分析育人工作状况,检查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对相关教师进行奖惩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督促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其他各类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并保证这支队伍同心合力。
        最后,学校各相关部门、各学院也应贯彻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渗透融合,齐抓共管,确立教学工作的正确思想政治方向,加强相关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协调各门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的互补协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各科教师在不同性质课程教学体系中贯穿教书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关体制机制。高校要拓展新型载体,构建各课程教师对话交流、协同合作的育人平台。
        (四)健全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和评价体系
        高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类课程合力育人制度体系。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规定职责、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强化考核,使各科教师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清晰可见,使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各类课程资源是协同育人辅助性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建立一套硬性的制度指标使各类课程资源能够切实履行好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职责,贯穿到各科教育教学体系全过程中,发挥各门课程在德育功能上的协作互补作用。尤其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教师践履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形式多样的思想熏陶、言行一致的教态教风、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材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融入教育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
        高校要建立协同育人效果的科学评估体系。科学的评估是检验合力育人效果的参考体系,是督促各科教师通过课程资源履行同向同行育人职责的制度保障。确定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效果的评估标准,首先要兼顾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双重指标,不能荒废其一,将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作为衡量育人目标的科学准则。既要通过课堂谈论、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在日常班级活动、宿舍生活、工作表现中考察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思想觉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综合素质,坚持考核标准的多样化和全面性。其次就是寻找衡量这一效果的客观尺度,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评价。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鉴于此,各科合力育人效果的科学评估应置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行为习惯中,看是否能够将内心的理论认知体系自觉娴熟地运用到实际工作,是否真正遵循内心的价值理念指导行为活动,是否将口头宣扬的理念和明文规定的要求真真切切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能够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2019年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项目(19NXJA01):““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普通高校全课程育人机制与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刘兆侠,女(1974-)籍贯:陕西靖边,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王太堡银川能源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副教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