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写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美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张志雁
[导读] 绘画实践教学过程中,田野写生是一门至关重要的中心课程,是把自然美与美育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
        张志雁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绘画实践教学过程中,田野写生是一门至关重要的中心课程,是把自然美与美育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写生当中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的过程。在作品中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生活的内在意义。
        关键词:田野写生、美育教育、自然审美
        绘画田野写生是一门研究人、人的精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心课程,在写生作品中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生活的内在意义。通过田野写生教学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和深入社会实践,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学生洞察时代发展,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感,体验生命存在价值诸方面能力,掌握并运用绘画写生与创作的一般规律指导自己的写生实践活动,综合的、创造性反映专业学习成果。田野写生是使学生在自己所创造的作品中看到自己、认识自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就是对自己的能力、力量、创造力的愉快感受。”人同自然的关系,是在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人以自然界作为劳动的材料和对象,人的实践以及各种活动是有目地、有意识的。经过写生实践活动,自然对象里,有了人的因素,自然中有了人。所以马克思指出“属人的对象,不是自然界中直接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的对象,”于是,自然就成了“人化的自然”。
        通过绘画田野写生,学生把自然对象创造成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马克思把这种自然对象称为“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美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在自然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感到欣慰,看到了同自身相关联的大自然的美,感到愉快,人在同社会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激情,这些东西可以在绘画田野写生活动及美育教育过程中得到。自然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自然人化的结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一种田野写生愉快的审美感受过程,产生这种感受是与学生的心情直接有关系的,也是因学生文化素养、人文情怀、艺术个性的潜因有关的。自然界的美,在于对象和情景之中,由于它对人生的意义和实践教学的功能,使得它不断地被重视和肯定。大自然的美有时烟雨迷蒙,有时云气蒸腾,有时雨雪纷飞,会给人带来一种神秘之感。而登高远眺,更能使观赏者心旷神怡。我们伟大的祖国,自然美的景观丰富无穷,江河湖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会稽山景;神奇的九寨沟、诺日朗瀑布、五彩湖、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雄奇秀美的大秦岭、奇峰险峻的华山、神秘的喀纳斯湖、秀美清丽的漓江、千姿万态,峰石松云的黄山……大自然的美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美的享受。田野写生所面对的自然丰富多彩。有的神奇莫测、有的朴素自然、有的巍峨壮美、有的赋予神秘色彩、有的洋溢田园情趣,各种地域地貌特征的自然景观,能够满足学生在写生与美育教育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审美需求。通过田野写生和美育教育的审美活动,使学生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美与美育教育所带给他们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美的启示。另外,在田野写生绘画实践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个性,鼓励有独立思考、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形式和探索精神。广泛吸收当今美术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包括艺术和艺术流派,作品的形式美感及个人审美思想水平鉴赏的提高,突出讲授示范田野写生艺术创造一般规律和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

田野写生是一门具有丰富、复杂内涵的,涉及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内容的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也因个性气质,家庭环境,地域文化的不同,艺术素养各异,因此,教学中尤应加强人文教育和美育教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野外写生辅导,既要动手,又要动口,从不同视角观察思考所描绘内容。教师示范和理论讲述也要紧密联系学生掌握技法理解程度进行,使学生知其法、明其理,启发学生具有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中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善于发现自然界的美,并把这种美教给学生,使学生在田野写生中对自然美赋予了一种人格美,使其对所描绘的对象成为人化的自然,这只有在写生过程中加强美育教育才能有所提高和理解。例如每年到甘南高原地区进行实地写生,学生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藏族地区异域风情和自然风光,房屋、建筑、寺庙、信仰、服饰、生活习俗,带给他们不同的心灵感受和审美意识,高入云间的云杉和雄奇秀美的山峰,更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经风雨、傲风寒,把所描绘景物的形态转化为人类的品格,并赋予了一种人的精神和生命价值,使其产生联想和敬仰之情。田野写生绘画作品就是把情景交融的心境表现出来的一种途径,使其艺术作品通过体验、创作而以艺术意象现象、澄明出来,成为审美的存在。
        古人有云“画之有山水,发挥天地之形容”,田野写生绘画作品能把学生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怀表现出来。艺术创造的美,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印象,其作品就是表现人的心境。一幅好的写生作品,比自然景物更能使人陶醉。因此说学生在面对自然景物写生时,更加需要有真情实感,真实感是艺术的生命。只有真,美与善才有所存在。表现情景事物,不能离开真实。如果不追求真实,就永远得不到美。五代的荆浩,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六要”。“六要”归之于图真,“真”是气质俱盛之意。“形似”只得其形,遗其气,这里的“似”就是简单地描摹客观事物的外形,而“真”是“形似”和“气质”的统一。绘画艺术的本质和目标就是“图真”,是创造表现自然山水本体和生命的审美意象,内在精神。自然是有本质的。看自然山水中的松石树木,可谓意趣盎然,自然可爱之感油然而生。前人有云:“美物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非本非实,览者奚信”。所以说真实才能感人。“自然美”处处呈现着“真”。“自然美”之所以被人们认识,是因为它具有美的本质属性。有经验的山水画家,在长期写生和观察自然的过程中能够领悟“自然美”所带给他创作灵感,在作品中能把形式美感表现出来,使观赏者产生共鸣,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才是真正的作品。田野写生绘画作品中没有真情实感,是难以引起美感的。好的田野写生作品,使人身临其境,而大自然的美景往往使人体会到艺术的意趣。艺术作品与自然之间,也会使人们产生各种各样有趣的联想。在对待会画写生作品的真实性同时,描绘反映现实的真实性还远远不够,这里就必须要求学生自己具有“真情实感”,并把这种激情和真实情感融入到写生中去,在写生中,通过各种绘画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这样所描绘的物象才具有更高的艺术真实,才具有审美价值。所以说田野写生可以说是一举数得,事半而功倍的作法,学生在自然美的精神浸润、陶冶下,更加深了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他们用手中的画笔诠释着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叶郎,1985年11月第1版《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
        潘运告编著,1997年4月第1版《汉魏朝书画论》 湖南美术出版社
        范大灿等译,2015年11月《席勒经典美学文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