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周立娅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高中教育教学的发展迅速
        周立娅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02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中教育教学的发展迅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亦不可或缺。因此,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写作教学,能让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探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称为新课标)在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等方面关于写作的内容极其丰富、明确、重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按照新课标进行编写成册,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16个单元中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单元共有13个,其中有5个文学阅读、写作单元,有3个思辨性阅读、表达单元,有3个实用性阅读、交流单元和2个整本书阅读、研讨单元。由此可以得出,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写作教学如此重要,但其现状却不乐观。
        1议论文和思辨能力的关系
        1.1议论文的界定
        议论文该如何界定呢?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中指出,“议论文的总旨在于表述作者的见解,所谓见解,包括对于事物的主张或评论,以及驳斥别人的主张而申述自己的主张。”可以看出,叶先生认为议论文写作的目的在于通过自我论述,使他人承认自我观点,核心是为阐述自我观点而服务,这里的自我观点即论点。此外,朱子南、王永健、卞兆明等人主编的《中国文体学辞典》一书中也提出,“议论文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简明客观事物内在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直接表明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见解和态度的一种文体。”马老先生对于议论文界定时给出的“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其实就是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的变形,“表明作者态度”即议论文的核心主旨,这一点与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结合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明确议论文即通过阐述自己论点,摆出自己论据,并采用多种论证方式进行论说的文体。具体运用在写作教学时,我们只有明确议论文的三要素才能更好地组织议论文写作教学工作,即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
        1.2思辨能力及其重要性
        思辨能力的起始点源于思辨性思维,思辨性思维的核心即思辨,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思辨”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礼记·中庸》一书,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之,明辨之”即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因此,思辨性思维即具有慎思、明辨的判断事物的逻辑思维。因而,思辨能力就可界定为具有慎思、明辨的判断事物的逻辑思维的能力。首先,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要求培养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其中应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指向了培养高中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另在其设置的学习任务群中也有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大致方针,例如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就明确提出应设置3篇以上写作活动和专题辩论,这里的核心要点在于通过阅读与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不难看出,课标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其次,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高中生正处于其心理发展的青年初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阶段的“关键期”,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培养高中生思辨能力也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成长。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写作训练培养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当然,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也可促进其议论文写作的提高,议论文写作与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2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
        写作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它要求学生能够采用恰当的词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然而写作一直是教师头疼的难点和学生畏惧的难题,在有的教师看来,写作教学教与不教,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会发生变化;在学生看来,也会觉得自己学与不学写作,写作水平也没有变化。写作学习和其他学习最大的差异是在于它的“迟滞”规律,努力学习与不努力学习跟最终的效果几乎不会同步表现出来,甚至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它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许多教育工作者为解决这一让教师、学生头疼的难题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写作教学的现状依旧严峻。在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语言建构和运用的主动性以及自觉性,只是一味的把作文当做作业布置给学生完成;在作文教学当中,教师没有渗透思维教学和以身传教的思想;忽略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漠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等。在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生写文章词不逮意、文字知识欠缺和语言使用不规范;写作时不梳理文脉,没有整体框架意识,思维混乱;写作时缺少美的感受,忽视过程,一味的重视结果;很少主动的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
        3.1审清文题,列写提纲
        通过一定的思路把写作材料有层次地组织起来以论证文章的结论,是学生必备的布局谋篇的逻辑思维能力。“事”为形象思维,“理”则为抽象思维,两者之间需要逻辑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只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多写多练。在上述调查中,提出不会主动列写提纲的共有24个学生,其中有23个学生给出的原因是考试时间太紧,来不及写,而不是认为列写提纲没有用处。这说明,在写作时没有列出提纲的这部分学生其实也认同提纲对写作的价值,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能在考场上迅速列写提纲的有效方法。因此,养成平时详细列写、考试时大体构思的习惯是必要的,教师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模拟练习,以提高学生在考场列写提纲的效率。
        3.2讲解理论,制定框架
        美国逻辑学教授丹尼斯·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赵明燕译)相对于其他艰深的逻辑学专业书籍更为浅显易懂,也与议论文写作有一定关联。因此笔者从这本书入手,给学生讲解构造一个有效论证必须注意的要点:1.前提的真实性,结论的可证性。2.两种有效论证:联言论证、假言论证。以上内容即为上文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3.3强调引导,培养习惯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讲:“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思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思路,都有一条清晰明确的主线。在写作前确定写作思路就如同有了“线路图”,能够给文章指明方向,使材料安排更为有序。在经过有无编写提纲的多次对比后,问卷调查显示,有89.6%学生认为编写提纲能理清思路,有助于作文完成,有67.1%学生表示会在写作前列写提纲。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正式写作前预先列写提纲。长期这样训练,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可促进学生逻辑辩证思维的发展。
        结语
        当前,课程改革鼓励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养成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支持学生有创意而自由地表达。语文老师要认真领悟其丰富内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应用语言,发展、提升思维,鉴赏、创造审美,传承、理解文化,丰富知识,教授写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自己的写作教学水平,推动写作教学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班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0):4-9+18.
        [2]程继伍.语文学习的任务群与语文教学的篇群本[J].语文教学通讯,2020(04):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