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刘璐璐
[导读] 教育中的创新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刘璐璐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山东德州  251100
        摘要:教育中的创新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对创新性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知识教学不再是唯一教学目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我们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基于此,笔者尝试在文章中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需要我们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融入学科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有效构建创新课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基础,为其提供创新学习契机。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基于学生接受能力等进行全新知识点整合,进而锻炼学生深层次的认知技能。创新精神与技能并非天生,尽管会受到相关遗传因素影响,不过关键在于进行后天教育和锻炼。而创新教育的动态流程,绝非受教育者被动的进行知识接纳,而是要在全面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之后,透过不断认知和挖掘探索等途径来提升自我,最终形成可靠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技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其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再像以前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而应该在教学内容上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教学方式上灵活转变,在进行创新教育这个过程中,就会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最后,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两个方面都要求并且也适合进行创新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创新教育是学科的内涵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
        1、巧妙提问,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是我们开展创新教学的开端,首先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具有活跃性和开放性特征,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可以加快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自行解决在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提问时,教师要结合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完成学习内容,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日月潭的传说》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问:“日月潭动人的传说是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找到和问题相关的段落,然后进行再次阅读,掌握日月潭的传说。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他们能综合全面的探究课文内容,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深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设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想要是该辅助教学设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研究。例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对于生活在顺境的学生来说,很难想象地震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更难以体会父亲在寻找儿子时的坚韧不拔、拒不放弃的精神。

为了能使学生感受一下地震的情景,亲眼看一看救援工作的艰难,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地震的发生过程,播放了人们自救还有国家救助的过程。学生看得很认真,有的还在小声议论,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在此基础上,我开始组织学生学习课文,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抓住父子当时的心情,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在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因为父亲前面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总会跟他在一起,所以一直坚信儿子还活着,拼命地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死了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信守承诺的父亲以后,组织学生体会课文中的这句话“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了”,并问学生这位父亲是不是真的失常了?你能找到依据吗?学生们经过认真研读纷纷举手,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紧接着问:“每个人读完这篇课文都会深受感动,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见到了地震中的那对父与子,你最想问什么?最想说什么?”下面请两位学生扮演地震中的父与子,一位学生作为记者采访他们。学生有的问他们当时的心情,有的问他们在救与被救的时候的想法等,这些想法都表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挖掘了他们的创新潜能。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年龄层次较低,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切忌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丧失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化的缺陷,在教学方法变革中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课文《将相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对于表演的学生的来说,他们在角色扮演中能够更深刻的体会人物情感和文章主旨,对于观看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读书、唱歌、表演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探究性的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长期的坚持下去,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发展。
        4、设计开放性的作业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各个环节进行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在教学的巩固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对作业内容产生兴趣,主动探究课文内容,结合课堂获得的收获来分析题目,使他们找到题目的切入点,顺利解决题目。在设计作业题目时,教师一方面要考虑课堂教学内容,使题目能够反映课文的重难点内容;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设计趣味性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动下认真分析题目,找到解决题目所用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题目:运用网络或书籍进行查阅,了解封建旧社会还有哪些陋习,是如何破除的。在新颖的作业形式下,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查阅网络和相关书籍进行了学习,使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内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创新教育实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科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路径,基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将创新教育理念应用其中,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语文学科特点。因此本研究将集中分析将创新教育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路径,希望本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利春,张宝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析[J].学周刊 ,2016,12(35):171-172.
        [2]李想.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现代交际 ,2016,11(15):126-127.
        [3]邓红山,郑江山.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16,10(30):34-35.
        [4]葉爱洋.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才智,2016,10(06):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