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刘燕
[导读] 学生是学习主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从小学的主体地位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刘燕
        北流市北流镇九代小学  537400
        摘要:学生是学习主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从小学的主体地位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实现数学素养的提高。在此,结合以生为本的要求,本文从“融入游戏化形式,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结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理解效率”“紧密联系生活,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注重教学评价,保持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游戏;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方式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将教学内容变得非常乏味,并且也没有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造成数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在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分析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求等实施教学,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本文便对于以生为本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一、融入游戏化形式,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自身受兴趣的影响比较深。因此,在以生为本理念的要求下,教师首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激发数学学习中学生的热情。并且,需要认识到,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从而对于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就需要充分带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实现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求。从兴趣激发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多融入一些游戏的形式。
        例如,在教学“3的乘法口诀”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促使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3”的游戏,类似于“数7”的游戏,只不过对其进行一定的变动,即学生要遇到3的倍数跳过,让学生依次进行游戏。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掌握知识,还可以充分参与课堂上,感受到兴趣的满足。同样,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这几节课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游戏,或者将“数3”“数4”“数5”的游戏相结合,从而促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游戏化教学的形式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特点,但是他们的自控力比较差,很可能在游戏的过程中脱离教师的掌控,为此在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把控课堂,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
二、结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理解效率
        从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的思维还是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抽象思维不足。所以对于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来说,教师如果还只是仅依靠黑板、粉笔和教科书来进行教学,虽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但总的来说学习效率较为低下,难以促使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为此,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懂得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来为学生创设更为直观、生动的情境。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方面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预先整合知识内容,使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内容制作到多媒体课件中,或者通过网络工具搜索相关的“角”的视频内容。在授课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的图片,促使学生在多样图片的吸引下,将自己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在教师所讲内容上,并迅速融入课堂学习中。之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促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动态化地将某个“角”的两条边无限延伸下去。通过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引导低年级小学生有效理解知识,十分符合他们的形象化思维特点。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高度的紧密联系。如果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极大地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枯燥性,并且充分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去进行学习,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可以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因此,在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或者促使学生进行一定的数学生活化实践,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例如,在教学“测量长度”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任务,即让小学生去实际地用尺子量一量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并做好记录,以此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又如,在教学乘除法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给学生提出一定的生活化问题,如“假如你要买9支铅笔,那么应该如何计算呢”,以此促使学生可以将乘法计算和生活联系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即模拟购物的情景,让学生去体会一定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的实际综合运用。这样不但可以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四、注重教学评价,保持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相当明显,可以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充分给予学生鼓励,进行激励性的鼓励性的评价,以正面的引导为主,促使小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鼓励等。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抓住一切的时机向学生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比如“xx小朋友坐得真好”“xx小朋友的课本放得最整齐”“你上课听得最认真”等,这样鼓励虽简单,但却可以促使小学生产生自信心,得到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增强对于数学学习的动力。同时,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物质奖励,比如适当地奖励学生小红花、铅笔等。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以生本文的要求,从多方面出发来不断尝试运用趣味性、新颖性的教学手段和资源等,去优化数学教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传山.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同学生生活进行互动的相关思考[J].华夏教师,2017(24):78.
        [2]高英.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6):185+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