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 王晶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授课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
        王晶
        惠民县胡集镇第一小学,山东 滨州 251706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授课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展现的积极性,是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衡量的关键标准。此外,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对高效数学课堂进行构建,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给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新的课程改革逐渐走入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就需要进行很大的改进,位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从数学的特点入手,使得学生爱学习,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能够学以致用,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
        1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缺乏多元化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教师模式缺乏多样化。尽管很多教师已经更新了教学观念以及思想,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虽然应用了一些全新的额教学模式,但是从本质角度进行分析,还是带有很强的传统教学思想。还有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基础,依然使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并利用题海战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帮助提升考试成绩,但对于学生思维的扩展等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说当前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一项问题便是教学模式缺乏多元化。
        1.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
        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很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认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是将教师作为教学中心,引导学生紧跟教学脚步,配合教师的授课。这种思想下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不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此外,数学课堂的整个授课过程会比较枯燥,如果教师没有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会提不起兴趣,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影响了学习效果。
        2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对策
        2.1课堂教学的高效准备
        课堂教学的高效准备是获得高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要正确解读教材,二要全面把握学生,三要有准确的学习目标。
        1)正确解读教材
        首先,我们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来审视,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在细节上应学会推敲,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
        2)全面把握学生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尽管在小学数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较准,而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等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尤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命脉。对此,我们曾提出通过“数学日记”和“师生非教学性对话”等形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有准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意识也是影响高效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我认为:一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从观念、态度上郑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定,做到教学前心中有谱。二是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不同方面,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如果仅是教学参考书的复制,学习资料的誊写,不写也罢。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2.2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是获得高效教学的基本保障。一要创设教学高效情境,二要组织教学高效活动,三要促进教学高效生成。
        1)创设教学高效情境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对此,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有具体要求,这里不再复述。情境的创设应该为教学服务,教学内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十分自然地找到现实原型,并且现实原型的引入确实也能高效地增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时的生活情境就是合适的、有价值的;如果教学内容本身没有明确的现实原型,并且从数学知识本身引入反而会更直接、更清晰,此时,就没有必要为生活而生活、为童话而童话,直接从数学旧知引入又未尝不可,或许还可收到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的效果,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情境只要能使儿童产生认知的“不平衡”,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使教学过程始终在动态平衡中前进,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问题”可以来自数学系统外部,即现实生活;也可以来自数学知识内部,处理得当,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组织教学高效活动
        作为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规划,是要考虑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高效的教学策略把计划付诸实施。我们不能随意否定过去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也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的观念、模式,应该对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内在原理进行认真研究,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不能单纯依赖”并不表示完全不要,适度的模仿与记忆仍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因此,如何科学、审慎地反思传统教学中的方法、理念,并以一种传承、扬弃的理性态度对待它们,在课程改革不断往纵深推进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促进教学高效生成
        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与课改前有了许多不同,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一成不变的简单预设,由于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的教学互动而引发的“生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探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我认为这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所谓预料之内,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之中;所谓意料之外,就是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的学习生成在教师预设之外而又有意义的部分,前者可能更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成有其特殊的要求与判断标准,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系列研究内容的分析与讲解,试图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有更好的方法来提高,最终整体的教学课堂将会呈现出高效率的良好态势,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温继桂.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思考[J].学周刊,2019(34):48.
        [2]张鹤芬.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123-124.
        [3]庞琳琳.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