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张开河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张开河
[导读]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面积巨大,每年在农田灌溉上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面积巨大,每年在农田灌溉上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在农田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可以提升浇灌效率,也能减少浇灌成本,有利于提升农田种植效益。为了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其次,要强化种植人员的节水意识,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施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节能环保、资源保护等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引言
        在现代化的农业产业运行中,种植技术及养护技术不断创新。在农田水利领域,为了更好地顺应环境保护要求,在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中,需要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作为重点,及时认识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优化方案,展现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价值,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
        1.1微灌溉技术的应用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微灌溉技术是较为常见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技术设备包括多方面,如过滤器、灌水器、泵、滴头等,具有先进性、现代化特征,得到了高度重视。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此技术在大棚种植方面应用率是比较高的,不仅操作便捷,而且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微灌溉技术又分为多种形式,如脉冲灌溉技术、滴灌灌溉技术等,每种形式都表现了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根据具体农业种植情况、植被特征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将微灌溉技术作用最大化。将此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首要的是在相关的灌溉区域内进行输送水管的铺设,在此基础上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灌水器的安装。在灌溉的过程中,为促使植物更好的生长,可以在水中适当的添加肥料。此技术的合理使用,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施肥的时间,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促使种植效率与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对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渠道防渗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如何更高效地输送水是最关键的环节。在输送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水的渗漏,因此,在整个输送水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防渗漏等相关工作,保证水资源在传输过程中不下渗,确保科学合理控制水资源传输。这样一来,水体才能真正意义上足额足量地抵达农田,切实有效地进行水的输配工作。可见,采用渠道防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在传统意识中,农田水利工程输送渠道大多是由砌筑石块以及防渗材料等组成的,并采用混凝土护坡、混凝土预制面,能有效控制水渗漏。需要注意的是,在渠道建设的过程中,最好选用U型渠道,减小水的过水断面,进一步提高水的传输效率,保证更多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3防渗
        防渗技术对灌溉设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选择高质量、高效率的设备,保障设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成本投入,同时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实际出发,水库灌溉是农田灌溉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水利工程修建的重点内容。水库具有存储水分的作用,可以循环利用农业用水,符合节水要求。防渗节水技术就是在农田中铺设防渗膜,避免因为灌溉失误、过量等情况引发的水资源浪费,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和应用。可以设置专门的通水渠道,提升防渗性能,保障防渗节水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1.4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在具体的灌溉技术运用过程中,基本上都需要构建相对应的灌溉管道。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低压的方式将水有效传送到需要用水的农田中,有效应用水资源。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要构建低压环境及管道。将管道置于地面下,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压水工具,通过压水工具构建更科学合理的低压环境,在这样的低压环境下,由于水管道置于地面之下,水资源的蒸发或流失率低,能使水资源被更多地输送到与之对应的地区,再利用低压环境压水工具将水灌溉到农田中,大幅度提升了农田灌溉效率,更加科学地保护了水资源。
        2农田水利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2.1落实灌溉技术管理方案
        通过对农业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受不同地区经济的影响,对节水灌溉的需求程度存在差异。为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需要落实管理方案。第一,结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特点,根据地区的特点,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有效避免技术偏差问题的出现,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第二,在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维护中,加强各个基础设备的建设、维护,及时调整产业的经济结构,通过优化调整,发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
        2.2优化输水渠道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离不开输水渠道,传统农业灌溉在输水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渠道渗水严重、水资源蒸发量大两方面,如果仅仅从灌溉层面进行技术优化,那么依旧会存在不小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对此,应当全面落实输水渠道的优化工作,需要在修建水渠时合理选择防渗漏的材料,减少因渗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量。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设计并修建管道体系,通过管道输水同时解决水资源渗透以及蒸发的问题。对输水渠道的优化除了要考虑节水性能外,还应当综合考虑节能化、渠道安全维护、输水作业效率等,真正实现节水、节能、高效、安全等的一体化。现代农业水利工程与输水渠道的结合,能够形成集蓄水、输水、配水等多项功能集中于一体的农业水利体系,而要实现农业水利渠道的节能化保护,则需要对渠道结构进行科学设计与调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渠道资源浪费,提高水调度效率。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水电站机载容量确定适宜的渠道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相应的节能化渠道设施,做好防渗处理,适当落实附近绿化植被的设计与构建工作,从而达到预防边坡土层滑落而影响渠道正常使用的问题。通过加强农业水利工程输水渠道的安全巡查与日常养护、制定堤坡抢修养护预案、落实渠道防渗以及堤渠除险加固工作等,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渠道安全。另外通过应用更具实用性和经济性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优化渠道施工提高渠道输水作业效率,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2.3引进先进的技术
        目前,新型节水技术层出不穷,要提升节水效果,就要发挥各项技术的作用,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改进,同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节,采取有效的生活节水措施,做好节水管控等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可以将生物学与信息化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运用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实时掌控田地灌溉的实际情况,了解节水项目中潜在的问题,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另外,还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进行知识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建立明确有效的责任制度,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有效衔接。
        结束语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不同的农田采用不同的灌溉技术,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节水效率,保证农田的水利灌溉,为我国日益匮乏的水资源问题提供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新农村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申连山.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8(06).
        [2]张洪波.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18(12).
        [3]钱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