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局 甘肃省 735000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科技的发展进步,更高端的测量装置和手段持续被使用到水利工程行业,水利工程蕴含着强大助推力,给经济的前行带来饱含时代气息之动力,其中测量技术在整个体系中展现出关键效用,相关部门随之紧跟未来发展趋势,审视以往工作模式并找到其中不足,对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进行科学且全面分析,对当中核心做到切实有效地把握,使测量呈现出细致化,满足水利工程实施中的多种要求,使建设在新时期下做到高质高效。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水利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当前,在相关测量过程中GPS方案以不依赖通视、精度较高、成本低廉、优质高效的特性获得了普遍的推广。GPS定位能够实现厘米量级的精度水平,短时间内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就能确定位置信息,所以其在水利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应用日益深入。
1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原因
通过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的效率,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水利工程的效率,并且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使得水利工程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传统的水利工程测量中,通常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因为关于数据采集等工作是通过人工去进行的,因此可能会延误工期,并且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的效率,从而缩短水利工程的工期,提升水利的建设质量。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数字地球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球中的应用,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然后制作相关的地理坐标,从而形成完整的一个地理坐标框架体系。用户如果有信息数据方面的需求,就可以根据该地理坐标框架体系,然后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数字地球系统是一项新型的测绘系统,它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有着较强的系统化特征,并且使得测绘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对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并且测量的内容等比较多和复杂,仅仅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水利工程测量这项工作的。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创建多个部门,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的精确度,从而发挥出数字地球系统的真正价值。数字地球作为一种新型技术,相关人员还应该将其合理的应用于水利工程测量中,从而提升水利工程测量的水平,为相关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
2.2河道地形地貌图像的测量
水利工程勘察作业中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使用通常体现在河道地形地貌图像的测量方面,一般来讲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强项在于实现复杂的水系地形地貌图像测量任务。水下工作为相关河道地形地貌图像的测量作业环境,人眼不能直接观测水下的环境,为了确保地形材料的测量准确程度需要充分利用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全站仪装置、六分仪装置、三杆分度仪装置属于常规的测量模式,上述测量模式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精度不高、花费的人工成本较高,得到的结果不能实时体现相关地貌改变的真实情况。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水利行业的进步,水道地形图像测量过程中实时动态定位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该测量过程包含:连接微机及相关仪器设备,测量位置的观测及定位借助电脑操控时限;随后通过笔记本电脑里导入测量需要的相关参数,借助软件处理绘制出水系的地形地貌图像。因此相关图像可以客观、真实的体现水系的状况,具备工作量较小、测量结果精度高、消耗时间短等优势。
2.3GPS定位技术
GPS问世后,在实践中已愈发成熟,凭借其优势为测绘领域带来革新之动力,使传统的定位技术被有效取代,为水利工程测量提供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打破以往只能在地面进行测量的局限,将工作延伸至海平面,也可朝着太空这一领域前行。该技术出现使静态定位逐渐转换为当前的动态定位,同时也在定位导航中做到拓展,完成高难度的各种测绘,也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前行空间。在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将全站仪技术与GPS定位做到切实有效结合,通过两种技术的共同协作,在不同且恶劣的环境下,借助全站仪的三维坐标手段,配以实时定位来完成测量。大规模且地势复杂的前提下,水利工程测量工作难度较大,对于荒郊野外的环境,因其交通不便,视角不足,在收集数据时较为困难且凸显冗杂性,计算时难度更大,对传输也有着较高要求,以往的数据处理及存储技术已不能满足测量的实际需求。此时,GPS技术凭借其通视性,在测量时使数据精度得到切实有效提升,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数据,满足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多样化需求,跟上时代进步潮流。
2.4数字测绘技术
以往的成图是在脑力与体力这二者的结合下完成的,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野外工作,对多种数据做到处理之后来完成绘图,故制图的周期较长,也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对当前现代化水利工程而言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人员将计算机与野外数据收集设备结合同时配以数控绘图仪等设备,构成室内数据测量和后续处理等组合下的测图系统,包含野外数据测量、图形编辑和自动测图等环节。先进的系统可以根据测量后的数据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种地形图的绘制,例如,大比例尺的基本图、地籍图、带状地形图、地下管线图和纵横断面图等,做到自动化的绘制。与此同时,该测绘系统能够对电子数据进行整合与分享,在专业数据库的建立下,使基础地理等信息做到极大程度完善,为工作的自动化埋下伏笔。数字化测绘技术使成图效率得到切实有效提升,绘图成果也呈现精确性,对绘制所需经费的做到有效减少,整体成本逐渐减少而使经济效益扩大化。
2.5提高GPS-RTK测绘技术精度的措施
移动基站地位置尽量选择地势较开阔地高点、移动基站地天线功率适当提高、天线高度适当提高、采用更短地载波都有助于提高GPS-RTK测绘结果的精度。针对加密点地选择,尽可能选择国家已经建成地高等级三角点、GPS点以及多网卫星覆盖地等差平面点,且高质量加密点地数量对于GPS-RTK测绘结果的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控制移动基站的作业半径,将移动基站的作业半径控制在10km内,且尽可能保证移动基站的的天线呈垂直状态能显著提高测绘精度。若相邻移动基站的距离较远,可以使用信号中继站保证信号的传递,这样可以确保GPS-RTK测绘技术的作业具体和覆盖范围。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运行状态正常,电量充足等也是保证测绘精度的必要措施。
结语
在水利工程测量作业进程中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使用保障了相关数据信息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及可靠性,为相关水利工程的水利勘测规划及确保末期的顺畅施工作业提供数据信息的技术支持,对于推进我国水利工程行业进步、自慧化、智能化测量体系的搭建夯实了关键基础。在现场实际测量进程中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准程度,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应用相关测量装置。因此,研究探索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优势、理论及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能够为相关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品质、施工周期及安全目标的完成提供关键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凯.水利工程测绘中GPS-RTK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年23期.
[2]张振军,谢中华,冯传勇.RTK测量精度评定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7(1):26-28.
[3]唐文学,范传辉,曹久立.GPS-RTK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