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水利施工项目实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就要保障的就是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很多实际项目的经验证明防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水利项目的建设质量,同时还能够对于水利项目进行很好的优化和完善,便于水利项目后期的维护管理。在具体开展防渗技术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得他们切实意识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分析
引言
防渗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项目。为了更好地开展防渗项目施工,需要做好设计工作,根据各种因素的影响,设计合理的防渗路线和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材料管理、技术管理以及人员管理,从而更好地保障防渗施工项目的质量。
1、水利工程防渗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帮助地方做好水利调节的相关工作,使得水资源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良好的运用帮助当地群众的生产作业和生活。如果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或失误,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难以契合其建设意义。因此,在组织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良好的作业,尤其是需要加强防渗工作的处理,避免出现渗水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多元化的流程,会涉及到诸多不同的学科以及技术方法。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量不同的因素对最终的施工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设备、方法等多元内容。此外,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价值与意义。
2、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人为破坏
渠道修筑的实际过程一般会贯穿在地里行间,纵横交错的形态较为常见。渠道内农民活动较为频繁,尤其是在田埂修筑时期。渠道修筑用土取材困难,人们修筑田埂时会在渠堤坡脚处直接取土,使渠道坡脚处出现较多条带状失土坑洞,导致渠道表面防渗层有效性下降,在减弱渠道抗压抗挤能力的同时,严重降低了渠道的安全性,雨季汛期可能会发生比较严重的事故。
2.2地质原因
在水利渠道的修建过程中,因施工条件苛刻,需要依据具体地势修建。筑渠用土一般就地取材,但水渠干线沿途分布的土质大部分为沙土或砂砾石土,此类型土黏结性较差,抗水性不能满足筑渠要求,在使用时很难被碾压密实。因此渠道的整体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修缮和浸泡,最终会导致渠道发生渗漏。
2.3施工过程造成的渗水
针对水利工程而言,所需要设计的项目、环节都相对较多,所以水利工程的规模都相对较大,施工周期也较长。所以,为了进一步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效,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水利施工环节的控制,不仅仅是对施工步骤和方法,更是对施工队伍的控制。在部分企业施工的时候,“经验主义”的问题非常突出,没有良好、规范的操作方法,施工方案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科学化的方法,使得水利工程的操作质量相对较低,继而引发了包括渗水等负面的工程问题。
3、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分析
3.1地基处理
在对渠道进行防渗施工操作之前,务必要做好前期的施工放样操作。结合当地的施工环境,全面参考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合理控制放样尺寸。等到渠道的地脚和渠口实现衔接之后,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开挖操作。开挖土方时,前期的各项工作一定要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还要检验挖方渠道周围是否具有较为坚硬的地基基础。尤其是在日常的开挖操作中,一旦出现严重的松动,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的防渗施工操作。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清理表层的杂物,确保施工环境的清洁性。通过多次的回填操作,可以把渠道进行全方位的找平处理,提升整体的密实度。特别是在一些渠道防渗修改路段,应该做好基础性的防水工作。与此同时,通过自然风干并且夯实的操作对渠道的施工面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整体的厚度偏大,回填过程中应该按照分层的原则进行推进。开挖基槽时,一般会通过人工测量的方式来进行精确放线,结合设计图纸要求测量渠道的轴线。尤其是在边坡边线开挖的过程中,还要控制整体的高程。并做出及时的标记,通过醒目的标志提醒人们此处不会发生任何的位移。时刻关注基槽表面的开挖状况,按照由上及下的顺序逐步推进。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一边施工一边清理两侧杂物。另外,还要对防渗断面进行高层测量,合理控制整体的尺寸,进而提升开挖的精确度,避免出现严重的欠挖问题。挖槽表面还要保证平整的状态,不能出现严重的凹凸。挖掘出来的弃土应该统一安排,并将其堆放在渠道安全距离之外。尤其是在边坡位置上,还要做好基础性的堆放试验,不能造成严重的滑塌。
3.2混凝土防渗施工
在建筑中,混凝土是其中十分普遍的一种建筑结构,而混凝土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渗水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如果无法有效及时地处理混凝土的渗透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防渗施工是保障渗透效果的关键内容。从实际的防渗技术应用来看,混凝土的防渗施工通过对于部位的打孔,以30~35cm的孔距实现封闭封口工作的有效完成,同时利用环氧材料来保障注浆的效果,在注浆的过程中通过浆液地有效注入实现高质量的混凝土防渗施工。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全凝固,要在注浆完成之后,经过充分的固化保证水泥可以完全的僵住。在防渗技术的施工过程中,灌浆材料的选择通常为环氧树脂类材料,同时通过10个小时以上的固化时间来保障浆液对于裂缝的全面填充,从而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坚实程度,并以坚实程度的增加来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应用效果。
3.3防渗墙施工技术
防渗墙施工中,墙的厚度一般要小于常见的墙体工程。防渗墙通常是通过对于土层的切割以成型器的应用来实现墙体的初步形成,最后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在水利工程建筑过程中,可以通过防渗墙来改善水利工程的防渗透效果。墙体防渗技术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防渗技术之一,由于厚度较小的特点,防渗墙有着较好的柔韧性以及持久性,可以有效地满足水利工程的防渗需求,也可以保障较好的防汛效果。
3.4灌浆法
灌浆法是水利工程抗渗漏施工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技术方法。采用灌浆法施工时,首先,要了解水利项目的工程情况,并根据工程实际,灵活选用地坝劈裂灌浆法、高压喷射灌浆法和卵砾石层帷幕灌浆法,将混凝土材料以适当的比例均匀地混合后进行灌浆。
结束语
防渗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因此,加强防渗技术的优化和应用,对于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采用相应的防渗施工技术,不断优化技术应用方案,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能力,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琦.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175-176.
[2]张凤华.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09):149+151.
[3]高洋.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63-164.
[4]李蕾,张改红,石小庆.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6):262.
[5]赵文刚.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