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源圣洋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施工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并且能够在合同期内得以完成的关键。施工管理涉及到了资金、技术、设备、材料、组织架构,每一部分工作对整个工程拥有重要影响,决定了工程的安全、质量。在施工管理问题应对上,本论文认为首先需要从施工组织设计做起,能够提前将所有工作安排妥当,并可以形成风险防控,确保施工平稳推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管理问题;问题对策
前言
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在合同期内将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并且尽可能降低成本。然而施工现场有太多影响因素,往往会导致施工管理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影响了工程安全以及质量,甚至于影响施工工期。找到这些问题的致因,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
一、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
1.整合资源,保证工程平稳推进。施工企业施工管理当中需要积极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保证资源优化,从而使得工程获得不断平稳推进。若是不能整合资源,就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使得施工成本升高。
2.内部控制,提高所有人的成本、安全以及质量意识。科学的施工管理能够进行良好的内部控制,使得有关主体形成明确的成本、安全以及质量意识。
3.能够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在绿色施工要求下,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可以考虑到环保问题,使得施工环节环保化,并能够尽量降低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1]。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走访了数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观察这些施工企业都会存在不同的问题,经过最后统计,发现出现几率最高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不重视施工管理。这里的不重视体现的是:不能对工程认真分析,结合实际去调整施工管理方案,而是存在严重的主观主义,将以往工程管理经验移植过来,造成了管理上的僵化。正所谓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其他的工程即便和正在施工的工程有多么相似,二者也存在差异,必须要综合分析。而事实上很多施工企业总是存在盲目照搬的行为,管理上缺乏创新。
2.施工组织设计不严密。施工组织设计是关乎到施工环节的资金、技术、设备、部门配合的重要一环,而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组织设计上总会忽略信息的重要性,在沟通上还是习惯于传统方式,造成了沟通不及时,总是存在事后灭火的情况,造成了管理上的滞后性[2]。
3.材料质量管理不足。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材料采购总是会被最初的投标报价影响。最初投标时为了能拿到工程,总是会降低报价,而这个报价对施工企业利润形成直接影响,为了提高利润,施工企业便会降低材料标准。这是因为建筑工程的成本70%是材料费,若是能够稍微降低材料标准,就可以节省大笔费用,这将使得施工企业铤而走险。
4.安全意识缺乏。虽然工人工伤事故使得施工企业施工成本明显提升,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并不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具体体现是:第一,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证书审查不严格;第二,上岗前培训少甚至于不存在这一环节。第三,现场安全检查不严格不严密,导致设备安全检查薄弱,对工人违规操作只是训诫了事。
三、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策略
1.提高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度。
施工企业需要积极扭转传统认识,要严格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积极创新,在总结以往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方案基础上,来积极地对在建工程的具体情况予以分析判断,能够借鉴传统经验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形成最科学的管理方案。最理性的操作方式是,抓住工程建设的共性之处,形成管理骨架,然后结合在建工程特点,填充管理内容,找到精细化管理,确保在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有对应的风险预控方案,保证工程的平稳推进。
2.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避免传统的片面意识,即施工组织设计只是组织架构设计。其实施工组织设计是关于资金、技术、材料、设备、组织架构在内的综合设计,是确保人财物合理分配的保障。其中涉及到了财务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资料管理等方面,使得各部门能够积极沟通,紧密咬合,能够给予工程质量、安全等保障。具体操作里需要详细参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以及其他的当地政府颁布的施工标准等等,如此才能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合理[3]。
3.严抓材料管控,有效降低成本。材料是施工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必须要抓住材料这一关键因素,既要控制材料成本又要符合合同当中的质量标准,故此材料控制需要从采购价格、使用环节来进行具体的管理和控制。采购需要货比三家,同质比价同价比质,必须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使用环节当中需要严格要求施工工艺,要节约材料,要保证材料利用率最高。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以往的以次充好等成本控制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
4.严格技术交底,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要重申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且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只有过关才能上岗,要充分重视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里反复对施工标准进行确认,必须保证施工者按照合同要求施工,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也要在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予以处罚。
5.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有专人负责现场管理,能够有效调配现场的资源,保证总体施工的有条不紊。其次,要遵循施工场地设计图纸来科学划分各施工部门的场地,保证并行不悖,不会发生彼此影响的情况。再次,能够现场对材料、设备等进行再次检查,落实安全管理。并在周围树立提醒牌,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
6.重视管理人才培养。管理人才培养是施工管理的关键,需要从内部人员来挑选人才,对于管理经验丰富、思想灵活、道德水平高的人一律要重点关注,并能够给予一定的锻炼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在企业的一些项目里得到锻炼,最终可以独当一面。也可以从建筑院校来引入人才,这些人才思想灵活,学习力强,只要给予一定的机会都会快速积累经验,成为施工管理当中的主力。
7.融入BIM技术,提高管理效率。BIM技术具有3D建模、四维建造、五维运营功能,通过3D建模和四维建造可以明确各部分施工的人力、材料、设备、技术的配备,这样便可以使得每个班组的施工程序等定下来,提高了管理水平。另外BIM技术软件当中还有风险管理环节,其可以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给出风险预测结果,利于管理者形成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再者在材料、设备的采购、租赁以及利用上,其也具有指导功能。目前来说因为BIM技术涉及到了专业管理团队,同时还有软件成本等,使得其在一般的施工企业当中难以落实。不过,若是几个公司联合成立BIM技术平台,这个壁垒便可以被攻克。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属于一种非常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大体上涉及到了人员、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设备等因素,需要管理者要有风险意识,能够在施工组织设计环节就能够充分考虑全面,确保施工管理风险的可控性。这其中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关键,需要施工企业在任命管理者时需要全面考察,这是保证施工管理水平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王鹏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6):49-50.
[2]孙子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9(02):88-89.
[3]林宇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信息周刊,2019(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