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98219911026XXXX
摘要:在倡导如何构建人性化生态化居住环境的今天,居住区环境绿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现状及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设计现状;生态化;问题;思考
1.现代住宅小区绿化环境及设计的现状
尽管现代住宅小区发展迅猛,但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上,尚有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为绿化而绿化”的设计规划观念表现普遍。主要表现在一些住宅小区方案设计阶段粗糙的设计方案,这类方案仅仅满足了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更与有主题的均好性绿化(即一方面,有中央庭院作为社区共享部分;另一方面,将绿色延伸到每一户的窗户外,或使住户能走入绿色,使之成为可享有的绿色。)相违背。还有些城市规划中在市政广场、中心公园上很下工夫,对与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利用频率最高的住宅小区绿地空间却潦草马虎,应付了事。
1.2: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千篇一律,千园一图,无个性可言。大多数城市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住宅小区没有特色,识别性不强,以至来访客人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少小区往往是一样的植被,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以至缺乏个性,这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需要。
2.居住环境的“人性化”体现
体现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要以“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要以人为中心,根据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喜好出发,营造居住区环境。“以人为本”思想要注意克服“以人独尊”的思想而忽略动植物对自然的要求。
2.1:体现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要。居住区环境建设要为儿童提供一个认知自然的环境和景观,要有儿童游戏设施,提高儿童锻炼强身的自觉性,同时加强了儿童看护人之间的邻里关系。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娱乐健身的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身心放松和精神回归的家园,引入“运动应在家门口”的理念。
2.2:“以人为本”的思想还体现在人是亲绿色,亲自然山水的、亲平静放松的气氛的。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使居民满足“反璞归真”的需求,使人有“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居现在而享有过去之趣”。
3.居住环境的“生态化”体现
居住区环境绿化并非真正的公园,游览功能不是它的主要功能,其主要功能,第一是改善生态环境;第二是提高环境景观,使房产价值上升。要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并使之长期的延续,就必然要走生态园林之路。
生态园林即根据生态学原理,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建立植物群落,使之在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和精神需要。
4.目前居住区绿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4.1:设计片面,轻视植物的层次化配置
居住区的设计片面强调构图,铺装、植物模纹、建筑小品等等,在构图上穷级变化,在视觉上确实很美观、很壮观、很气派,但对于园林植物的多层次、生态化配置却考虑很不够。居住区植物配置特色营造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一人的需要,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
4.2:培植模式单调乏味,缺乏个性和可识别性
小区缺乏空间形态、空间尺度、空间质地的对比,相同性的空间使人感到无法辨认自己的家门。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
5.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思考
居住区应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在有限的绿地中进行植物造景,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高的野生物种,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景观,例如在设计中讲究纯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形成具季相变化的观赏型植物群落。
5.1植物选择应用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首先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其次应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在竖向设计上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注意喜光与耐荫,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的配置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区美化选用树木花草的品种,宜求精而忌繁杂。在树种的配植上,应根据栽培的目的和生长习性,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要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
5.1.1:景观乔木不能缺少
乔木是庭院里竖向构图最显眼的因素,他们构成了庭院的骨架。高大的落叶遮荫乔木如榉树、枫香等控制着庭院的轮廓和形式,树干可以给庭院提供强烈的垂直线条。它们的树冠又可以提供一个曲线或直线的遮荫伞。这些树冠的原来形状可能是圆形的,金字塔形的或不垂直的。
装饰性的观花乔木比遮荫树矮小,它们起不了多少遮荫作用,种植这类树木主要是为了观花。这些树的花朵,叶子和果实,控制着设计上的线条,色彩和造型。可以在草地上和沿院边篱笆地方种些小树,这样可以起到背景作用,也有利于保护私密性。
5.1.2:合理选用景观灌木
灌木是园林植物中最具有多种功能的性质的植物。长绿灌木可作树篱屏障,可以标定居住区的边界,保护家庭私密。它们密生的青枝绿叶提供了美观的背景。有的灌木经常在春夏季提供色彩丰富的花朵,很多灌木的叶子和果实又给秋天提供了娇艳的色彩。在通盘考虑小区设计选择的灌木时,应当仔细考虑灌木的叶子、枝干的形状质感、形态等要素,以便择优选用。
5.1.3:适当选用地被植物
在小区里不受践踏的地方生长的地被植物长得矮小像地毯似的铺盖在地面上,它可以代替维护费用很高的草坪,基本上不需要修剪,还可以给庭院里提供一个开阔的视觉空间。地被植物生长迅速、外观美观,长在坡地上还可以防止水土侵蚀。
5.1.4:择优选用攀缘植物
攀缘植物可以用它们美丽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将它们所攀附的主体如篱笆、凉亭、棚架、墙体等遮掩住一部分,造成一种美丽的景观。它们常常跃然而出将它们所攀附的硬质景观弱化、美化,并且特别适用于狭窄的空间上。
结语
总而言之,小区绿化的优良和美观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小区的质量,小区在植物配置及树种的选择应根据小区自身所处的气候带、地形等因素来决定,应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树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当然也要尽量利用本地土生土长的乡土树种。优良的种植设计可以成为小区的明显地物标。随着建设生态小区、绿色住宅的呼声日益高涨,房产开发商也开始重视小区的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小区的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运骅.开创上海绿化新局面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园林.2000,16(6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