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 云南昆明 650118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问题也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自然环境破坏导致地质灾害等问题日益严重。为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已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水文地质调查、土壤调查及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与其相关的方针政策,作为地质工作者,这一问题值得地质工作者深思。为实现在确保人类发展的前提下,社会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对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勘察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合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存在的水文与环境地质问题,浅析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工作重点,并为水文与环境地质工作提出必要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察工作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消耗逐渐加剧,人类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地表条件和资源结构,使得未来的发展逐渐变得困难,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改变,对我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如何维持社会经济发展跟自然生态相协调是当下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水文地质就是通过调查、勘察、监测等手段研究地下水的性质和水的运行、分布规律等,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提出治理方案;环境地质主要就是勘察、监测并研究地质环境,发现地质环境问题,提出治理和防治工作方案,从而减少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及对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 我国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现状
我国水文与环境地质问题种类较多,覆盖面广泛,一下仅对地质工作息息相关的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地质灾害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
1.1地下水污染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工业、农业、生活等对水污染使得我国的缺水状况“雪上加霜”。随着地表水污染下渗、过度开采地下水等,使得我国的水污染问题由地表水向深部地下水发展趋势日益突出,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问题层出不穷。
1.2土壤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尤以土壤污染影响深远。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土壤污染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以及人为破坏造成的地质环境恶化,引发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一种重要的灾害事件,主要有地面裂缝、沉降、坍塌、滑坡及泥石流等。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应用,使得自然自身的防御能力逐渐低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我国地质灾害不仅种类齐全、分布广,而且频繁发生,受灾程度通常较为严重,地质灾害非常大的危害性,特别我国中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是地质灾害高发区,给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大众的经济以及国家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
2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
水文地质工作重点是通过有效的开展水文地质工作,明确地下水的空间分布情况、含量等,研究其补给、排泄等为问题,准确的分析我国目前地下水的利用情况以及质量等,为合理使用和保护地下水提出方案建议。环境地质工作重点是通过勘察、监测并研究地质环境,得出有关数据,发现地质环境问题,并结合实际分析现状,制定有效的灾害预防和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1],对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但是,在水文与环境地质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的长远发展[2]。
2.1勘察工作难度增加
由于水文及环境地质勘察的工作流程程序严谨复杂,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密不可分,一个环节的缺失或错误都会影响到整勘察工作,引起连锁反应。而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流程的都局部为勘察准备-测绘-现场试验-室内试验-长期的动态监测-工程稳定性的长期观测和记录。
这流程链条较长、涉及主体众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链条断裂的现象。一当链条断裂,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将严重影响到整个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行业的长远发展。
2.2 缺乏完整的勘察制度体系
制度的行业发展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为了约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的工作行为,所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为了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价。而作为领导者更应该以身作则,维护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在水文及环境体质工作上,还没有完整的制度体系,所以在勘察过程中,很多队伍过分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忽略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导致该地区的环境出现了严重的恶化,使得勘察工作无法继续进行。
2.3 人员方面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工程建设、农业活动、地下水开采等过程中,很多投资者为了提高投资效率,从而忽略了先期的的调查与评价,没有遵循基本的评估-勘察-设计-施工的流程,甚至弄虚作假,投机倒把,出现“以采代探”的方式强行进行地质勘查,并根据往日经验随意制定勘察周期。同时一些勘察技术人员没有足够的野外实战工作经验,导致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会出现诸多问题。总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合理的勘察一方面会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而且还会给地质勘察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建议
3.1 维持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顺利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设计和建造地下水应用开发系统时,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从而有效预防地下水污染并改善地下水环境。以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数据为基础,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建立合理的环境资源利用和开发系统,维持人类发展与自然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2 维持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和开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少企业和单位都将重点放在经济利益上,从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甚至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从地质层面看来,很大一部分污染来源都属于人为,这样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在开展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维持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效果[3]。
3.3 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可持续发展为工作核心,对水文工作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掌握足够的信息,并分析和提取出水文与环境资料的有用内容,并对当前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足够的大局意识,确保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能够满足自然和科学规律。在开展工作之前,还要对现场进行考察,然后分析样本实验数据,并跟专业人员进行信息交流,方便更好的掌握信息。同时还要加强与气象环境部门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明确地下水文的发展规律和生态更新周期,全面了解地质岩层成分。此外,在工作中还要降低机械设备的功耗,减少水文和环境的污染。明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理念,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并方便后续的管理。
4 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地方都开始出现资源匮乏等问题。而且人类生产生活给地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由于我国地脉广阔,所以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工作难度。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实现人类经济发展跟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成为了当下重要的发展目标。在当今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够不遵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严重影响。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共同努力,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人权,梁杏,靳孟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031(001):82-86.
[2]程宝良.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033(002):P.60-61.
[3]陈春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工程技术:全文版:00308-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