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润诚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施工结构,主要就是由于其灵活的结构布局、轻便的墙体和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说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这些优势在建筑施工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在组织整体房屋建筑施工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在阐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施工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新的道路不断铺设,新的桥梁不断架起,老旧住房纷纷改建,高层住宅迅速建起,大型商场超市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这所有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对于建筑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这一领域国家也极为重视,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要在时代浪潮中保持自身优势且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建筑企业就需要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更加注重创新,同时对于混凝土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应该更加重视。其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属于基础的内容,同时也起着关键作用。
1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技术应用优势
1.1融合了原材料性能优势
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碎石、钢筋及钢板等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钢筋、钢板与混凝土进行融合应用,形成复合的结构,在保证建筑承重强度的基础上,增强了建筑抗拉、抗变形的性能。如果单独选择混凝土材料进行工程建设,可以保证建设具备良好的抗拉能力,但在抗拉、稳定性方面性能较差。相反,钢筋结构尽管抗拉能力较强,但承重性不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融合了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复杂的建筑要求,是现阶段适用范围较广、实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
1.2经济成本不高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原料在选取时范围比较广泛,经济成本不高,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能。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建筑工程在选用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时,由于使用的数量比较庞大,所以在施工现场要做好原材料的运输、存储和检测环节,合理规范,争取实现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的合理配置。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拌和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普遍为高层建筑,建设规模比较大,为保证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通常都会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的方法进行施工,而这也对混凝土拌和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拌和施工中,施工方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施工条件等实际情况将混凝土材料要求、配合比要求、外加剂要求等确定下来,并在混凝土拌和的同时安排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持续振捣,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满足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拌和完毕后,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应符合相应规范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还需对混凝土运输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2.2做好后浇带防水工程
后浇带建设施工中的防水工程是基础的施工内容,主要是防护与修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出现裂缝和沉降问题时的措施。防水工作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中很多返工、重建、补建的安全隐含问题都与防水工作有关,因此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更要在建筑工程后期的养护阶段做好防水建设。主要的防水方式分为底板防水和墙面防水。底板防水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防水卷材,通过铺设防水卷材来避免水分侵入到建筑的底板内,保证底板的干燥;墙面防水主要是通过在墙面涂刷防水材料,从而保证后浇带的干燥性。另外,在底板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科学测量,设置好防水带的位置和宽度,如果遇到出现裂缝的建筑工程,就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3钢筋绑扎
在钢筋绑扎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来对钢筋间距进行明确,并依照图纸标注在防水层划线处合理配置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在具体进行钢筋配置过程中,钢筋不宜与其他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同时钢筋变钩尽量朝上。对于采用双层钢筋网的情况,上层钢筋弯钩宜朝上。在具体选择钢筋绑扎点时,外围两行钢筋绑扎作业时宜对每个相交点进行绑扎,其他钢筋相交点绑扎时可以采用相隔交错绑扎的方式进行施工。交错绑扎施工时一般会采用八字扣或是交换变换方向的方式进行绑扎。对于钢筋两侧都受力的情况,宜采用梅花形进行钢筋绑扎操作,防止钢筋出现移位。
2.4模板安装
在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施工中,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模板定位、调整垂直度、加固模板、验收、拆模等,为避免因操作失误引发施工质量问题,必须加强各步骤的管理。在S建筑施工企业的实践探索中,该企业主要通过施工班长、施工队长、现场工程师深入施工一线开展检查的方式保证模板安装质量,由此施工人员即可在监督下做好模板表面杂物、油污的清理,严格校准钢模板,刨平处理木模板表面,模板的测量放线也能够做到全程跟踪、检查和监督,为避免“烂根”等缺陷出现,还需要对稳定性、整体性较差部位开展重点检查。在预埋件的固定施工中,为避免预埋件因振捣处理发生移位,采用焊接固定方式。及时开展的钢模板修整也需要得到重视,配合模板的变形控制,即可有效避免模板拼装不严、“漏浆”等问题出现。基于上述模板安装施工技术要点,S建筑施工企业得以在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有效规避孔洞、麻面、蜂窝、缺棱掉角、混凝土尺寸偏差过大等外观缺陷。
2.5混凝土浇筑
钢筋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在完成钢筋捆扎工程后,需要对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首先,应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计量、检测,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的同时,规范原料的运输、存储管理;其次,确保混凝土配比、拌合流程符合技术要求,坚持边拌边用原则,并控制好搅拌时间,最好控制在2分钟左右,在搅拌完成以后,应让混凝土静置,时间控制在1.5小时左右,保证浇筑的整体质量符合使用建筑使用标准。
2.6施工养护技术要点
在钢筋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通常情况下养护作业时采用薄膜进行覆盖、喷洒养护液及洒水等常用保温和保温的方法,以此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防范。在实际混凝土养护施工时,需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适宜的养护方式,以此来提高养护工作的整体效果。通过科学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能够符合标准要求,使混凝土水化过程保持正常的状态,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强度。目前混凝土养护施工时,覆盖和洒水是最为常见的养护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在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持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使其适应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尚存在的裂缝以及材料问题,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产品材料、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建筑工程生产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对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展开研究,在未来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笑磊.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124-125.
[2]王元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3):187-188.
[3]卢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