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朱雨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朱雨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工程规划的数量也出现了大幅上升的趋势。
        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工程规划的数量也出现了大幅上升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本身质量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凸显。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效果与后续的应用寿命能够达到预计标准,应当采取合理的结构设计方式,尽可能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然而,当前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容易导致应用质量受到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对策进行解决,实现最佳建设与应用目标。本文首先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应当遵循的基础原则,随后阐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深入研究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在建筑质量影响因素中,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之一。其直接影响建筑本身的安全保障效果,同时还会对功能性、舒适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应用能够达到基础标准,应当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管控,使其能够达到良好的运行目标,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同时,还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合理的对策,实现最佳设计效果,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建筑结构设计应当遵循的基础原则
        1.1选择合理设计方案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合理方案的基础原则,避免出现过于突兀的问题,为建筑应用打下坚实基础。为了达到合理设计的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并使体系与结构实现效果可以有效贴合。同时,还需要注重结构体系本身的受力状态,尽可能使其能够满足建筑需求,降低出现不稳定问题的概率[1]。同时,地区因素也会影响建筑结构方案的合理性。例如,在地震较为频繁的地区,便应当考虑竖向或平面建筑设计方案,使结构本身能够抵抗较为强烈的震波,达到守护内部人员安全的目标。
        1.2遵循适宜原则
        在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选择适宜基础方案的原则。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地质因素、施工因素、上部建筑类别因素等多个影响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融入基础策略内部,为后续的施工与建筑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同时,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重视对地基与变形沉降盐酸,提高承载能力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佳适宜性,为基础方案的应用创设优秀的环境条件。
        2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图纸问题
        当前,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图纸较为简单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图纸需要阐述内部应当具有的基础细节,为施工团队提供重要的参考,才能够完整发挥引导效果。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能力、防裂能力、墙体材料类型等重要指标均应当采取详细说明的方式进行处理,降低出现错误理解的概率,使工程能够正常进行。然而,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普遍较为简单,没有针对这些关键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导致施工团队出现错误操作,不利于整体建筑的进一步应用。
        2.2选型问题
        建筑基础选型对整体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体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因此,如果缺乏合理选型工作,便会大幅降低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应用。例如,建筑可能会出现地基承载能力不足、与变形需求不符等问题。同时,建筑选型不合理还会导致项目与地质条件的调节效果受到负面影响,引起不均匀沉降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裂缝、坍塌等现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3框架结构问题
        当前,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框架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在结构设计环节,部分人员仅仅注重横向设计的相关内容,没有重视纵向框架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本身的实际性能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导致整体稳定性出现下降,不利于建筑的长久应用。同时,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没有针对纵波干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便会导致箍筋与纵筋配置均匀程度不足,影响框架结构稳定性[2]。

在框架设计过程中,截面的设计高度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当前,大部分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存在截面高度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设防等级将无法满足对应需求,导致整体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出现剧烈的地震,便会导致建筑快速垮塌,无法达到争取逃生时间的作用。此外,部分建筑的框架连续梁结构设计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这些设计人员将连续梁视为单梁进行设计,导致承载能力不足,严重削弱了基础应用效果,导致建筑的寿命大幅降低。
        2.4人员专业性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部分人员可能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导致设计不规范的问题频繁出现。这些人员对设计应当遵循的结构原则以及相关规范的分析不到位,导致对建筑本身的应用效果考虑不全面,整体设计方式存在局限。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结构无法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严重削弱了整体稳定性,不利于长久应用。
        3解决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主要对策
        3.1注重完善设计图纸
        为了解决建筑结构存在的设计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图纸,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使施工团队能够得到可靠的指引,达到良好的设计应用目标。由于建筑结构本身需要基于图纸进行展现,因此其关键性不言而喻。在完善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并针对重要部分进行详细注释,严禁为节省时间省略相关部分的行为。同时,部分结构复杂的细微部分,应当加强基础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的审核措施,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图纸完善目标。
        3.2加强基础选型可靠性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基础选型环节,并选择较为合理的类型,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这一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分析建筑本身的外形,并研究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通过合理的建模计算方式,确定其选型方式。同时,在进行建模计算前,应当深入结合外形设计的主要特征,并咨询相关人员以及施工团队的意见[3]。在经过充分协调的情况下,再开始进行基础选型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保相关方案的合理性,避免出现信息交换不足的问题,达到良好的建设与应用目标。
        3.3提高框架结构设计科学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框架部分属于较为关键的环节。为了达到良好的框架设计目标,应当针对各个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科学处理方式,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例如,应当在选择参数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包括楼层侧向钢度比、自振周期等。通过深入分析的方式,确保各个参数能够达到科学标准,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还应当在建筑结构配筋设计过程中,重视最大配筋率与最小配筋率,使其能够符合施工标准,达到良好的延伸与锚固目标。
        3.4重视对设计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人员的专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加强设计团队的管理措施,并结合培训等方式,强化个体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同时,还应当结合实践环节,对经典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使人员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经验,达到良好的锻炼目标,提高设计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降低出现不良现象的概率。同时,还应当强化管控措施,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为后续的施工与应用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马阳.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000(012):233,235.
        [2]刘学彻.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居舍,2017(33):76.
        [3]张淑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1(01):7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