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现场施工中通信外围设备安装的难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刘峰
[导读] 摘要:地铁通信系统是某地铁二号线运营指挥、企业管理、服务乘客和传递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地铁通信系统是某地铁二号线运营指挥、企业管理、服务乘客和传递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它是一个可靠、易扩充、组网灵活、并能传递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地铁现场施工中通信外围设备安装的难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铁现场施工;通信外围设备;安装;难点
        1、地铁现场施工中通信工程主要内容
        1.1通信工程:
        通信系统是某地铁运营指挥、企业管理、服务乘客和传递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它是一个可靠、易扩充、组网灵活、并能传递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由专用通信、民用通信、公安通信三个部分组成。
        专用通信系统主要由传输系统(包括光缆线路)、公务电话、专用电话、无线通信、视频监视系统、广播、时钟、通信电源和集中告警等系统组成。
        民用通信系统是将公众移动通信引入地铁线路内的系统。本工程主要负责公众移动通信在地铁内的覆盖.并为相关移动通信运营商进场施工调试提供协助。由传输系统(含光缆线路)、移动电话引入系统、UPS电源和集中告警等系统组成。
        公安通信系统包括公安传输系统(含光缆线路)、公安无线通信、公安视频监控、公安计算机网络、公安电话系统、公安通信电源和公安视频会议等系统。按照二号线地铁公安分局中心、派出所、警务站三级管理体系构成.并通过地铁公安分局中心设备与市公安局互联互通。
        1.2综合监控工程:
        综合监控系统由控制中心的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通过全线通信传输网把车站、车辆段与中央各级综合监控系统联接到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3计算机网络系统
        主要是车辆段/停车场内所有办公、设备、维修、运营用房.各车站管理和设备用房的网络布线系统及部分维护使用终端设备的安装;车辆段/停车场和车站网络节点设备(网络交换机、配线架/柜/盒等)及相关连接设备的安装。
        1.4安防系统
        主要内容为车辆段及停车场的安防系统设备采购、施工与集成。安防系统主要由视频监视、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网管及系统电源等部分组成.负责车辆段及停车场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生产基地的防盗、防破坏监控管理。
        1.5乘客信息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PIS)是实现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地铁为乘客服务质量、加快各种信息是提高地铁运营管理及经营开发水平.扩大对乘客服务范围的有效工具。
        2、地铁现场施工中通信外围设备安装
        车站外围施工过程中配合协调工作量大,交叉施工多,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加强,重点作好进场材料的管理。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和现场配合土建装修单位,做好现场文明施工。这个阶段就等同于家庭装修的初期阶段。由于点多线长。一些时机不能错过。又要与相关单位作好协调。要作好施工组织。避免贻误施工时机而造成反工。按照工序.车站外围的施工内容主要有:①车站土建预留孔洞及车站结构调查②设备机房间垫层下铁管预埋;③墙内管线预埋④车站公共区线槽定位安装;⑤车站设备区线槽定位安装。与公共区线槽连接;⑥外围终端设备配管⑦车站外围放线。⑧终端设备吊支架安装⑨终端设备安装⑩终端设备调试。
        2.1车站土建预留孔洞及车站结构调查
        Ø地铁地下车站按结构一般分为站台层、站厅层.三层站会专门设有设备层。一般站预留的建筑孔洞有:站台层左右线轨行区引入光电缆的引入孔洞.注意该孔洞须穿轨顶风道.一般要求沿孔洞四边与轨顶风道隔开.防止轨顶热风串入机房和对缆缆造成损伤。各通信设备机房至站台层的楼板洞;三层站时各机房沿墙至站厅层的楼板洞。同时注意三层站时车控室、公安通信机房会离通信机房较远或不同层.注意保证径路沟通。仔细调查各土建预留孔洞位置与设计图是否一致.将差错漏碰梳理出来.及时解决。


        2.2设备机房间垫层下铁管预埋;
        Ø装修单位砌墙前先要了解车站1米标高线.墙体、门的位置.以确定预埋铁管是否与标高冲突.确定预埋铁管的数量和具体位置。铁管一般伸入墙体内200mm,当由门通过时要进入房内1.2米.伸入进房塌步以内。预埋固定后的铁管要将管口封堵。若管子需要连接时尽量在现场满焊连接.管内侧清除毛刺。当采用套管插接时要错缝固定好.防止水泥砂浆灌入管内。
        墙内管线预埋:
        墙内铁管连接要套丝用管箍连接。预埋管在走廊区要在吊顶内伸出.并考虑后期与桥架连接方便.必要时提前在两头套丝扣.便于安装底盒进行过渡。墙内预埋的底盒高度距地面300.铁管与底盒用内外螺帽夹紧.底盒安装时要保护面板的连接丝扣.以防被水泥堵死。
        2.3车站公共区线槽定位安装;
        管线桥架的定位和测量一是参照通信设计图纸,同时参照综合管线图。各技术员要依据各站特点灵活布置。因通信管线桥架处于弱势位置.考虑周到,既考虑配管方便,又要考虑将来放线和整体标高。要与装修单位密切配合.以确定标高。公共区先确定主通道.定位分歧点.结合通信设备的分布优化现场的桥架径路。重点关注车站公共区第一跨处与风水电及其它线槽的交越处理.原则是同时考虑便于敷设线缆.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公共区的线槽安装尽量作到横平竖直,吊支架要打线安装,保持整齐美观。
        2.4车站设备区线槽定位安装.与公共区线槽连接;
        设备区走廊较为狭窄,管线桥架集中,线槽要靠近设备机房侧便于作分歧与机房内垂直线槽连接,同时考虑要有足够空间.因此段线缆较多,要便于线缆敷设。走廊处线槽可能可能有高差变化,为了防止线缆敷设时有溢出现象,提前在线槽上沿焊接丝杆。施工时要将重点放在设备区与公共区线槽的连接上,使径路最直通为原则,以减少放缆的难度。机房与站台层、站厅层的垂直线槽,安装时建议将线槽厚度增大,安装成竖井形式较好,且在底部焊丝杆,以便固定垂直线槽。因为放缆时此段线缆不易固定.且常溢出线槽.很不美观。
        2.5外围终端设备配管
        Ø首先尽量精确的进行终端设备定位,根据定位确定配管。铁管端头应套丝装底盒,以便将来底盒与金属软管相连。配管与线槽用锁母锁紧.减少毛刺.以利于穿线。配管与线槽间地线连通。
        配管固定可靠、整齐、美观。
        2.6车站外围放线
        放线分系统进行,提前与系统图和外围设备图核对,列出外围放线清册。放线时有放线清册表现场逐个放线和核对,注意线缆与设备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和并联形式,接引终端设备有并接和“T”接方式。考虑到后期终端设备的调整.放线时要适当有2米右右额外余留.接线时原则不剪断多余线。因系统较多,终端设备在线槽上或结构吊上提前标识,以便放线时准确定位。一个车站放完线要进行检查核对,确保不能遗漏。
        2.7终端设备安装
        终端设备包括:广播、天线、摄像机、PIS系统LED、LCD屏。所使用的线缆有音频广播线.7/8射频同轴电缆、1/2射频同轴电缆.功分器、耦合器、天线.视频线.电源线、快球控制线,超五类网线.光纤等。终端设备的连接配线分支多,端头数量多,调试时故障点多,影响设备安装的可靠性。提高各终端线缆头的工艺和安装质量,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Ø广播线采用旋拧式接头.如洗衣机内的接线方法.且更适用于细多股线的并接。经检验工艺简单、连接可靠、防护绝缘性能好。射频缆要求在地面上作好7/8头后才放入线槽中,1/2跳线尽量使用成品跳线,若要现场作射频头原则也是在地面上作好后安装。在线槽内与功分、耦合器可靠连接后同时进行测试,合格后即作好端头的防水处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电源线均采用冷压接端头。专人施工提高水晶头的制作工艺,保证数据测试的带宽。LCD屏光缆,要认真作好光缆成端并测试,作好光缆盘留和隐蔽固定。采取可靠措施作好现场成品保护,建议采用成品光缆.提高现场光纤成端的可靠性。
        3、结束语
        地铁通信系统工程施工特点具有点多线长、交叉施工多、持续时间长、配合协调工作量大,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场地受限制因素多,系统多、点位多、可变化因素多,系统间接口多。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地铁现场施工中通信外围设备的安装工作。
        参考文献:
        [1]软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分析[J].罗鹏程,王杰.绿色科技.2018(16)
        [2]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电磁辐射分布规律及安全防护[J].王柳辉.绿色科技.2017(10)
        [3]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在地铁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J].王剑,王小涛.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