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运中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李超逸
[导读]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当中,原油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能源为社会的进步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7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当中,原油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能源为社会的进步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原油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炸的威胁品其开采、储存以及运输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由于原油本身的特性,其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做好原油的储存和运输是全球各国有关人员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原油储运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存在的危险进行探究,同时提出储运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和对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从而推动原油储运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原油储运;发展;危险;注意事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引言
        原油便为石油,其是世界三大能源之一。原油为世界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原油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使用到,但该种物质因为其不稳定性在运输和存储方面有着相当的难度。目前时间上原油的主要运输方式包括车船运输、管道运输。无论是何种运输方式其中都存在着较高的危险性。为了保障原油运输的安全,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加强原油运输的安全管控,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一、原油储运的发展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油田在开采初期原油都以外油内水的形态存在着。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油田开采数量逐渐增多,在大量的开采下,油田的外层是由已经基本被开采一空。而油田内部大多都是以水的形式存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含有大量水的原油不仅质量较重影响搬运,而且水中的高浓度的含盐量会加重存储容器的腐蚀现象,这对于储运过程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
        二、原油储运危险分析
        石油作为世界上第三大能源对于世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石油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但其成分当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
        合物,这对于人体有着严重的危害,并且该种物质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极高,含有该类成分的物质一般被列为高危物品。而且,石油也是一种极易挥发的物质,这也是导致纯安全事故的因素之一。在石油的运输过程中,石油与容器会产生一定的摩擦从而产生静电也有可能造成爆炸的危险。
        如今在我国,石油运输的方式主要以管道运输为主。这是因为管道运输的操作较为简便,而且运输成本较其他运输方式低廉。但在运输的过程中却需要很长的管道,这也造成了管道可能会穿过很多无人区。在这样的地域往往会缺乏对于管道的保养和维护,从而导致管道容易出现故障,在加上管道跨越区域较大,在这些区域可能会遭遇到一些自然灾害(例如洪水、地震等),这些都会使储运过程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如果管道出现破损泄露的现象将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并且也有可能会出现燃烧爆炸现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
        三、储运原油注意事项
        3.1温度影响
        自然界的原油是以多种元素共同组成以混合物形式而存在的。在常温和常压的条件下是以液体形式而存在的。根据对常规状态下的原油分析得知,液体状态形式存在的原油闪点是-667℃到-33.22℃,常温状态下密度在8.5Kg/L左右,到达350℃便可自燃。在体积比例为3%时容易发生爆炸,当其发生爆炸时,破坏力极大。除此之外,当温度较高时,原油便会出现气化现象,此时所产生的起塔不急会对储存容器造成一定的腐蚀现象,同时也会降低原油的存储量,对储运原油的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原油的储运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加大对原油温度的检测和控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原油储运过程的安全性,还能够提高原油储运的收益。


        3.2挥发性影响
        原油在常温的条件下是液体的形态,并且液体都会产生挥发现象,原油也是如此。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原油其挥发量和挥发速度与储运容器和其中成分有关。输送原油当中轻物质占有比例越大,其中挥发性就越强,反之挥发性越弱。根据原油的用途可以将其挥发性进行分类,其中汽油的挥发性最强,煤油次之,挥发性最弱的是柴油。除此之外,原油挥发程度还与储存的温度和压力有关,温度越高,一定时间下的挥发量越大,反之挥发量减少。并且作用于液态原油上的压力与其自身的挥发性也有着反比的关系,压力越大挥发性越弱,压力越小,其自身的挥发性越强。即便有如此规律,在原油的储运过程中挥发性仍然不容易控制。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疏漏,造成原油挥发严重的现象,在原油气体占据空气中一定比例时容易发生爆炸,这样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3.3膨胀性影响
        自然界基本上所有物质都存在着“热胀冷缩”的现象,其中原油也不例外。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储存容器的温度,并且在外部压球没有改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时会使原油产生膨胀现象。该种现象是指原油体积在温度的影响下增大。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原油的储运,对于储油容器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并且原油在膨胀后其质量会相对降低,这对于原油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原油储运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从而降低其体积的变化率。
        3.4静电性影响
        静电是一种物理现象,该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物体之间因为相互作用力而出现电荷不平衡。因此,产生静电最主要的条件便是相互接触。因此,在原油储运过程中,如果储运容器材料选择不合适,原油会与储运容器不停的摩擦而产生静电。如果静电不进行及时处理,会引发火花出现,这样便会点燃原油从而出现爆炸事故。因此,相关原油运输公司和人员应当在原油的储运过程中采取一些绝缘材料,从而避免因为静电所产生的安全事故。
        四、储运的安全风险控制
        (1)在原油的收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关闭好油罐或者管线的脱水阀,观察好油罐的进油量,不要超过安全高度。整个过程中,原油收发的操作要符合中国石油化工的标准与质量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坚守岗位,认真检测,在收发完成后,对整个过程做好相关的记录。
        (2)在原油的计量过程中,操作人员首先要检查计量器具是否灵敏可靠,是否符合防爆和防静电的相关规定。在计量时,严禁携带任何引火物品,如果是晚间计量,照明等也一定要有防爆功能,在整个作业完成后,要对计量孔盖进行严格的密封。
        (3)在原油的化验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采样的器具符合相关的防爆、防静电要求。在采样完成后,一定要把采样处的孔盖密封好,并要杜绝携带引火物品进行采样。在整个的化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严重操作规则进行,保证化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五、结语
        原油作为普遍的工业材料对于世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如今,无论在军事方面,还是日常生活方面,原油都是极其重要的原材料。因此,原油的储运安全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原油自身的特性,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相关企业和人员应当加大力度去控制原油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风险,这不就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益,对于社会的进步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汪东达.原油储运中的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J].石化技术,2019,26(07):15-16.
        [2]吴家莉.原油储运安全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01):246+259.
        [3]司德勇,阚如盛.探析原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控制[J].化工管理,2017(11):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