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工程智能化系统管理的应用 陈湛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陈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
        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  100020
        摘要:随着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目前各机场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工期时间长,资金投入大,质量把控严,项目管理难度高等一般特点。然而我国在机场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与国外比较相对滞后,因此通过对国外机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对我国机场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研究,为提高建设方的管理能力和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场工程;智能化;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机场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国家对机场项目投资逐步扩大,大型枢纽性机场不仅作为重要的国际化通道,也是对外开放的标志。因此,加快机场尤其是大型枢纽机场及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是推动综合交通和航空运输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机场规划建设向着大型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再加上部分建设单位管理制度落后,对现有机场工程管理模式构成严峻考验。因此,部分建设企业对智能化技术在机场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开发,通过智能化管理模式来提高施工生产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保障工程质量,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机场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各地区机场工程项目的管理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领导层面重视不足,缺乏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二是专业力量薄弱,缺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三是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不健全[7]、不完善,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的资源与信息没有达到共享,协同管理难度大。国外对于机场工程项目管理的论述与实践则比较成熟。西方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在机场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成熟的、先进的法律体系、管理机制和理论与技术实践体系。并且严格依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灵活运用传统型、设计建造型、代理型等多种项目管理模式,力求实现项目管理低成本与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且各种管理模式的切换应用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受到业主方行政力量的干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主要依靠接受业主委托的具备较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的独立咨询单位。与欧美等国在机场工程管理模式中相类似的还有日本、新加坡、韩国、巴西、加拿大等国,他们都已摆脱传统管理模式下人员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下,运维成本高的窘境,对我国在相关领域实施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机场工程智能化系统管理的应用
        2.1综合布线系统构建
        依托运营商室分系统、公司自建WIFI覆盖系统,全力推广全无线办公环境,降低项目建设复杂程度,降低综合布线系统造价,进而降低智能化工程专业和项目总造价。综合布线系统主干为千兆,机柜最高第42U空白,设备网支持视频监控、门禁、车辆倒闸、出入口控制、建筑智能(BA)、多媒体等系统运行使用,在施工中需要注意光纤应安装在机柜的最上方,并详细配置光纤理线架,语音部分由运营商接入机房为中心,实行独立运行管理,以扩展实现各楼宇互联,在末端预留2米尾线并做好水晶头。同时,该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核查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室分系统设计方案,改变了机房运营商设备散乱安装的现象,为园区新增5G覆盖方案预留了足够的建设空间。在验收中按照《安全防范技术工程规范》GB50348进行验收,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必须是原厂正品,铜缆铺设不允许与强电线缆共用桥架,各项施工必须满足国家国家标准,且光纤、铜缆铺设弯曲角度应≤80°,上进线位置有桥架末端封盖,以此提高建设质量。
        2.2完善硬件设备和智能化技术
        硬件设施是项目管理实现智能化的基础,若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智能化系统难以运用。智能化环境中,要想提升机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相关部门需重视硬件设施的完善。

在投资建设硬件设施时,需综合考虑各个项目产生的费用。此外,为了实现机场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化管理,需加强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结合机场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针对对应信息技术进行配套,推动项目管理整体智能化进程,并且加强EDI系统以及语音识别系统的运用。
        2.3管理资源的共享化
        机场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不同专业人员之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资金投入和人力成本。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一个跨专业、跨部门、跨层级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各专业管理队伍的信息沟通,减少协调沟通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在不停航施工管理过程中,场地面积狭小、专业任务复杂、限制条件多、协调工作量大[13]的特点更加明显。空管部门可以借助共享平台清楚地了解各航班的起落时间、停留时间,为施工单位选择做业时段提供参考。施工单位可根据空管部门分享的航班信息,在共享平台中向业主申请施工作业时段,而业主方也可以直接利用共享平台对航班信息进行确认。安全运维部门也可在共享平台中审核建设部门、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各层级的管理领导可根据共享平台实时掌握项目现状,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2.4资料管理应用
        在机场工程管理智能化的进程中,粗放的管理模式远不能满足复杂工程的精细化要求。在设计和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大量图纸、合同等资料处于分散与本地化管理状态,因此资料的整合、分类、查询与更新等工作难度较大且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通过纸质资料来传递项目信息,难以把握实时进度和施工情况,而基于BIM的综合管理平台改善了相关问题。该平台实现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批复资料、报告文件等电子化管理,包括分类管理电子版施工图纸、建立图纸管理库及通过图号与计量台账实现连接,并提供项目前期和施工过程中批复资料的收集、管理、查询、下载服务,项目前期如环评、初步设计及概算、施工图等重大事项批复文件,施工过程中重大变更、调整概算、重要事项的批复文件或下发通知等。在竣工文档管理中,按照《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民航专业工程文件及档案管理规范》和有关规定,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文件、图纸、照片、影像资料通过分类管理,归纳组织加以保存,在建设过程中实现部分文件的归档及电子化,大大提高了竣工文件整理的效率,从而减少了竣工文件编制成本。
        2.5机场安防系统构建
        机场的安防系统构建十分重要,其不仅决定了机场的安全,也决定了机场的服务质量。因此,在当前时代的机场项目智能化系统中需要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进而提高机场的建设质量。在某航新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应用模拟系统转变安防系统模式,将监控安防系统的分辨率从D1标准提升到1080P。同时,该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为安防系统设立了独立网络,限制安防网数据进入生产网,防止因网络不稳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在安防系统的布设过程中,按照建筑物朝向在各个监控点配置了宽动态摄像机,实现各建筑物的宽动态24小时监视。施工后验收按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严格执行,要求视频监控系统首先应满足国家防恐法要求,采光充足区域强逆光现象必须受到抑制,地下室、楼梯间日照光线不足的区域,应采用低照度设备和照明灯补充,进而满足信息采集的实际需求。
        结语
        总之,提高机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需要对智能化管理的优势形成清晰、全面的认识,以提升智能化管理意识,保证其系统构建的合理性,针对不同管理内容设计不同管理模块。针对硬件实施投资建设时,需细致分析产生的各项支出费用,实时运用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闫晶.机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244-245.
        [2]严青.关于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的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19(05):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