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452
摘要: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是对现场质量、安全、成本、进度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手短,新时期我国工程建设管理面临问题越来越多,管理体制亟待创新。下面文章结合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探讨对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工程建设;建设管理;管理问题;工程管理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照经济学原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系统管理活动,他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目标不仅仅是质量、工期、费用等控制,还要考虑到资金筹措风险、使用维护以及当地的经济环境等。工程项目管理除了进行具体技术的实施,还要对工程竣工后的后期维护做出延伸,并考虑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等。
1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建筑行业资源分配不均衡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行业当中,人们都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和了解建筑工程管理的概念,同时也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给予应有的重视,久而久之导致资源在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如果不及时的转变人们的想法和观念则会直接对当前的建筑工作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导致此类现象广泛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级领导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忽视,对于建筑方面的要求就是定时定量、顺利完工、不出现意外即可。这样的管理现状其实就是将建筑工程单纯理解为“盖楼”,殊不知建筑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所能够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是不可预估的;另一方面,对于基层施工人员而言,每天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和负责的事情多而杂乱,上级领导下达一句话的命令就需要数十个部门共同合作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管理缺失就会直接对工程的建设进度造成影响,加上资金和材料方面的分配的不均衡,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1.2管理体系不完善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简单来说,要在建筑企业中设立相关管理组织或智能部门,由其负责相应的管理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区域地建企业都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甚至部门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取消了企业内的管理部门,或者任意对管理部门裁员的情况,试图通过减少人员的方式,减低人员开销]。建筑企业的中管理领域中作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这会降低建筑企业管理质量,会使企业中管理职能部门的功能不完善,无法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
1.3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在实施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并传递大量数据。但是,由于信息化水平不高,计算效率不高,再加上数据反馈不及时,许多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管理依然属于空白状态,不同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良好的生产合力,无法提升生产效率,影响企业效益。
2工程建设管理的提升策略
2.1重新分配管理部门在建筑行业中的资源
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资源方面需要得到充足的保障,当具备了一定的资源基础后,才能够更加专心地寻求发展。这一特点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而言依然如此。企业高层领导层对管理工作提起重视之后,下属部门才不会将管理部门作为可有可无的透明部门,并且还需要在合适的岗位上安排合适的管理人员,在正确的管理时机展开正确的管理工作,将工程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行业发展期间所需要的资源,相关部门应该适当的加强对于管理工作的投资力度,换而言之就是确保资源倾斜,因为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都是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协调功能,虽然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人员充足并不代表工作效率高,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被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并且员工的作用与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实际上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度都非常大,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如果没有一个科学且合理的管理模式,那么该企业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领导的意识观念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资源充足且得到了合理的配置,才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好
2.2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时,要创新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创新人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实现对整个企业都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理念,从长远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考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机制是促进项目建筑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其可以对施工过程中进行规范,能够减低施工成本,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合理控制。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建筑企业的发展,在每个阶段,要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更新,完善管理体系,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职能部门在具体作业期间,要依据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情况,构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标准体系,结合具体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与行业相符的管理机制和标准。通过对各种合理的管理机制进行应用,使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落实人事制度的义务和责任,对于工作良好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对合理的奖惩机制进行应用,调动施工人员的热情,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能够相互配合,确保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2.3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在生产模式与管理途径上发生了转变。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但具有效率高、误差小的特征,还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过程中,施工企业还要应用信息技术,比如,通过信息技术获取、存储与处理数据,同时借助信息网络满足工程管理的需求,降低人力管理成本,提升整体综合效率。
2.4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提高整个项目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管理者的质量意识,把项目的质量作为重要目标进行高质量建筑工程建设。对于企业竞争力和信誉力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质量优劣,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所以建筑企业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管理等课程,这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不可或缺的步骤。同时,也可建立质量责任制度,明确每一个项目管理者的职责。项目经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工程质量的优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管理者应共同努力、各尽其职,将整个工程的质量把关。建筑企业应将每个职能和部门的管理者分配质量责任制,保证自己工作部门的质量。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也要进行回访,听取用户的建议,并检查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否有变化,及时收集信息。对于因施工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要积极处理并总结本次项目的经验,提取薄弱环节,并针对其提高质量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必须提高施工管理技能。要提高培训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措施,加强信息管理创新能力等项目管理技能,从多方面强化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以推动项目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宾.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40.
[2]黄温洁.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7(6)
[3]姜典.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