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其对建筑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对其施工提出全新的要求,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受建筑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施工工程量较大,涉及的环节较多,整体上较为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增大,尤其是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将造成工程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重视力度,灵活应用先进的技术,保证工程全面开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分析
引言
我国的现代化土木工程项目建设发展起步较晚,不同地区由于经济、科技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地域差异性非常大。
1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领域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就,这为我国未来的工程建设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当前土木工程领域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技术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也越来越多,给土木工程建设提供了支持。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特点,施工企业通过积累技术经验,对技术进行改善,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实际的建设之中,提升施工的质量。但是我国的土木工程技术创新速度较慢,大部分专利技术难以转化为工程建设成果,多数技术在理论验证阶段,新技术的落实速度较慢,工程建筑的复杂情况影响了技术的使用,对建筑工程建设产生了不利,难以实现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创新发展目标。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创新应用
2.1智能结构控制体系的组成和应用
智能结构控制体系大多由讯号处理器、控制器和传导器3个部分组成,其设计原理是,当讯号处理器接收到外部环境刺激时,通过控制器和传导器,来实现架构内部的相应作用机制。在智能结构控制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使用性能较好的器件,确保能够对信号进行集中化处理。以照明系统为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旦照明系统出现问题,传感器就会立刻开启外部网络传导体系,将信号传至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分析处置并发挥体系的作用,从而保障建筑架构的安全。当前的智能结构控制体系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具体来看,能够改进的方向主要有以下4个方向。1)对智能传感技术进行改进:对于传感元器件可采取进一步的研究,使这些元器件朝着“微型化、兼容性更好、信号覆盖效果更好”的方向来发展,从而使传感元器件优化和升级,满足改进智能传感技术的需要。2)加快信息处理与传输速度:这方面的研究应侧重于提高系统的运算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速度,因此,就可以更快地将建筑结构的异常信息传输到控制器,从而实现智能化修复。
2.2预应力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多的技术是预应力技术,该技术对工程的整体结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对预应力技术进行创新指的是在完成钢防护之后使用环绕包裹的方式保护混凝土构件,施工人员可使用机械设备开展预应力施工,根据极限状态下的实际情况以及荷载情况对预应力进行科学设计,使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更加高效可靠,避免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产生裂缝问题,保证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工程的建设带来有效的支持,减少了误差问题。
2.3深基坑支护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重要的部分,对工程的基础部分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施工人员应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及地质特点有全面地了解,当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较差的时候,可使用预应力锚杆或者灌注桩来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应对施工现场内光缆分布情况及地下管道分布情况进行勘测,还应分析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中的可能产生的隐患,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为深基坑支护施工带来保障,使深基坑支护效果加强,加强基础工程的性能。
2.4混凝土工程技术创新
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较为独特,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明确混凝土工程呈现出的特点,针对性开展处理,以保证工程质量。
合理进行混凝土裂缝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质,全面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减少收缩与延缓降温速度,提升整体的拉伸强度,为后续的工程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分析
3.1提高对相关领域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对相关领域的重视程度,可以具体采取以下2个策略。1)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智能化应用的相关奖励政策,激发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相关技术攻关的进度加快,提高智能化水平。2)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根据自身情况,提高技术水平,使其满足企业和当地施工的实际需要。
3.2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以往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环境污染现象,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智能化的应用过程中,务必做好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2点。1)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已经较为紧张,因此必须注重资源的节能利用,要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用量。2)通过完善智能化技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3.3完善技术管理机制
完善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包括技术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在统一的行业和国家技术标准框架内结合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状况制定符合本企业或单位发展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根据土木工程项目的规模及施工过程的需要构建起技术管理部门或在原有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将技术标准的要求拆解分配到每一个管理者身上。同时,根据拟定的施工技术的关键核心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严格的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内容,包括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并执行。②构建完善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监督制度,主要是对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及完成工程的进度与质量进行监督,即全面监督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活动,对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坚决制止并要求改正;对每一项施工技术完工的工程内容进行进度管理与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效益。
3.4 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BIM系统自身有着可视化的特点,施工单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使用科学化的监控技术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数字化实时的控制与管理。在进行监控工作阶段,管理人员可以对比需要开展的安全活动与已经完成的安全活动,最后清楚的推断出具体的安全情况,并基于此背景,调整相应的安排与计划,从而有效的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性,降低了工程建设发生风险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品质。此外,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缺少一定的安全意识与规范意识,在建设过程中还会有一些违规的、错误的操作,安全事故也随之有所增加,从而造成相关工程不能得到顺利地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智能化是当前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项新的内容,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巨大的应用空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于建筑的期望,智能化的应用势在必行。为此,必须加大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智能化研究,并对技术的应用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窦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20-21.
[2]陈妮艳.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30-31.
[3]苏泽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BIM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砖瓦,2020(09):148-149.
[4]黄身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J].江西建材,2018(01):209+213.
[5]王红永.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