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各工程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文章分析了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中信息化技术的调研报告以及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管意识低、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滞留、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建立健全的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安全管理功能、加大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和构建安全风险检测管理平台系统等应用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监管
1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中信息化技术的调研分析
信息化技术作为现如今一种新兴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发展以及内部的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再加上信息化技术本身的优势,使此技术成为工程良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改变了建筑工程的传统施工和管理模式,而且在整体上提高了工程发展的经济效益,为建筑工程带来更强的竞争实力。随着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技术与安全监管之间的融合效果,并且成为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对建筑项目的运输实施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对工程内部的施工项目实施危险性质等程度划分。在满足客户施工需求、运输安全以及项目安全监管的同时,有效地运用信息化安全管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安全、健康的服务。
2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监管意识不够
想要建筑工程具有良好的发展效益,负责人就要从源头上寻找问题—安全监管的漏洞。但是我国部分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工程内部的管理的重视度极其缺乏,进而导致部分建筑工程在相关的发展阶段将安全问题全部暴露无遗。由于企业负责人与项目负责人将重心多数放在工程的经营发展、经济效益等方面,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种“重施工进度,轻安全管理”的不良之风,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度等方面较为低下,直接出现“上行下效”的散漫现象,相关的建筑施工人员看到管理方面出现漏洞,或者是观察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会出现工作热情不高、安全意识程度不足等问题,并且工程内部也没有明确的安全管理施工的规定,施工人员就会出现大量的违规操作等行为,为后期的建筑工程发展留下了事故风险。
2.2建筑工艺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工程对内部的施工设备的检查、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以及工程内部信息管理等信息建筑作都严重根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仅拖慢了工程发展的脚步,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而且有可能会引起相关的危险事故,逐渐提升项目的施工难度,为日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全流程管理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3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据工程调查显示,造成建筑工程危险事故高概率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内部的安全监管不规范,再加上工程内部的施工设备、运行资金和专业人才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匮乏现象,以至于部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明显性的漏洞。加之部分的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只在乎表面功夫,对于工程内部的真正安全管理确是草草了事,此种做法严重造成工程内部的不良作风和危险行为肆意横行,大大降低了建筑工程的平稳发展、项目施工线的安全性。
2.4缺乏安全问题的传达效率
面对安全监管的形式,多数工程都是采用人员传达,主要传达的内容就是安全检查的时间、相关的检查标准以及内部的应对要求等方面,但是依照现在的形势,层层传达的方法,会出现内容传达效率较低、具体的内容产生曲解等问题。进而削减安全监管的执行力度,无法实现安全管理的快捷性、准确性。
3新技术条件下的建筑安全监管信息化模式创新
3.1科学建立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全新架构,提升监管效率与水平
管理人员要根据现阶段的信息化移动端大发展的形式,将工程内部的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具体的管理计划内容以及物流车辆仓库监控等方面纳入到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当中。
再以现场情况为安全监管的基础,以相关的信息化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为主体,将两者进行有效地融合,从而衍生出完整的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的主要框架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管理的显示层。这层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所有的监察数据和信息整合成一个清晰明了的直观统计图,之后管理人员要运用工程内部的人员力量(工程负责人、施工人员等)为基础,以OA平台和手机APP结合的方式及时的向整体建筑工程实施传达。
第二,施工业务层。这层是信息化安全监管的灵魂,具体管理的内容也是较于其他层多。
第三,行业信息数据层。这个层面主要是为工程的信息化平台提供强大的后盾,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监管数据、工程管理信息的风险数据以及颁布的法律法规等文档。
第四,系统基础层。是指平台内部运营软件的基础设备、范围网络、工程专属服务器等。
3.2细化信息化系统的监管功能,明确制定管理条例
任何信息化软件和系统平台都需要层层的细化,方便具体功能的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平台来说,也是要管理人员进行具体的功能划分,进而展现全部的安全监管内容。
首先,制定计划。管理人员依照建筑工程的运行状况,有理有据的制定出周、月、季度、半年和年的目标管理计划,并划分好具体的管理对象、时间活动以及基础目标等,运用工程的交流软件进行发布。
其次,现场管理。管理人员要在工程内部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具体事故发生的原因的收集,运用网络信息设备进行有效地整合,并在信息化系统的监控下,平等实施现场项目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基础含量的数据监察。
最后,问题的反馈与改正。主要就是针对实施的监管条例的情况,管理人员要时时收集安全监管的应用数据,及时发现系统中的问题,依照人员的具体反馈意见,做出适当地修改。并且要实施相应的修改,方便下次安全管理数据的查找。
3.3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夯实安全管理团队的实力
安全监管人员是建筑工程发展的核心人物,工程负责人要要重视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一方面,是提升整体工程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工程的市场影响力。负责人可以对内部的新老管理人员实施专业的培训,主要的培训内容就是有关于专业的安全监管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信息化软件运用技能两大方面;通过不断地培训,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或者负责人外派优秀骨干在先进的工程进行学习,在与其他人员的交流中,改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软件的建设和管理理念,进一步夯实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安全监管实力。
3.4构建建筑工程的风险监测平台,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技术、人员本身等因素的安全隐患。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有“未雨绸缪”的预防意识,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而建立一个智能化、精准化的安全监测数据平台。例如,依照工程内部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出信息化检测模型,一旦出现任何微小的风险,模型都会发出警报,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并及时制定预防和应急方案。
4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建筑工程运输物流、施工水平以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不断地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并简化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帮助管理人员运用多媒体监管平台,有效降低工程内部危险事故的发生机率。信息化技术既能快速地发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又能促进建筑工程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晓辉.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管理,2020(15):116-117.
[2]张莉,李腾飞.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4):85-86.
[3]李剑颖,吴顺成,王顺义.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8(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