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 李晓生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李晓生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不断地加快,城市的数量也在不断的递增,会不断的扩张城市的规模。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不断地加快,城市的数量也在不断的递增,会不断的扩张城市的规模。在固化城市建设观念的作用下,很多城市都会采取同心圆的圈层结构进行城市规模的扩张,这种圆同心圆圈形结构的发展模式会存在着一些弊端性的问题,很容易形成水资源短缺或者径流污染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不良的影响,对此需要构建海绵城市,采取相对应的环境治理措施,让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较强的渗透、净化水资源等的能力,从根源上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让城市可以更为稳固化的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规划方法
        引言
        中国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等层面的发展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以及供水性的问题,海绵城市的构建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设定好海绵城市构建的目标,找出海绵城市建设时期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保障水生态良好的平衡状态,建立健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体系,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借助雨水设备系统,合理的吸收并存储雨水,净化雨水,发挥出该类城市构建的调洪蓄水以及缓解水资源短缺等效用。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分析
        建筑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筑设施构建的方式使得该城市水资源存储以及调配的性能变得更强,海绵的储水以及释水能力会比较显著。所以,在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时期,可以合理的应用海绵城市这一观念,构建出带有防水性能的设施,将城市当中多余出来的雨量以及水分等进行合理化的存储,优化雨水的使用方式。集合水资源,利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提升水资源存储的优越性。我国大部分的地区雨季降雨量都会比较高,若不及时地对这些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那么就会导致雨水呈现出一种固化存储的问题,进一步的引发了城市洪涝灾害的事件。
        2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原则
        首先,需要依据城市的实际状况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深入的探究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实际状况,合理的部署水资源规划工作,使得该理念的概念应用的合理性变得更强。其次,需要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发展时期都需要对其可能给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借助这一理念,利用净化水装置以及各类设施等分析该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确保城市的生态安全稳定性。
        3海绵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3.1 自然海绵体被破坏
        现阶段,城市建设的规模始终处于一种扩张的趋势,硬质铺装作业量会比较大,下垫面会呈现出一种过度硬化的现象,就会使得一些地下河等自然海绵体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还会被其所破坏,导致原本的水文特征以及地表径流体系等产生较为显著性的变化。自然性的降水根本不能较好地融入到城市雨水系统当中,这部分雨水只能滞留在地表上,呈现出一种地表径流的状态,极大程度的加大了总体城市排水系统以及地下管网工作的压力,进一步引发的城市内涝等的问题。
        3.2水生态失衡
        水生态始终是自然生态系统当中的核心内容,所以水生态的发展规律会较为特殊化,相关的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地遵守其规律的客观性,才会让水生态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但是,当前我国所开展的各类城市化建设工作都会相继产生一些生态环境污染等的问题,例如,废水废气污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和自然规律相违背,空气中的各类有害物质也会不断的流入到水生态系统当中,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直接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当中,导致水资源的质量直线下滑,会直接污染水资源,使得水生态系统不能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4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措施
        4.1 科学规划
        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工作会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较为直观化的影响,其二者之间的联系关系十分的紧密。一般状况下,城市的雨水径流数值都会比较高,所以需要借助海绵城市理念正确的指导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首先,可以对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用地进行改善和调节,让城市雨水系统和绿化用地保持一种有机的结合状态,在设计城市路面的过程中应当优先选择带有渗透性特征的路面,这样会给城市水资源构建出更为优异的发展条件。其次,需要不断的优化绿化带的空间布局方式,使得该区域市政道路的雨水控制能力变得更强,同时加快实际雨水渗透及排放的速度。
        4.2 构建水环境预警机制
        第一,组建基层水文监测站,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充分发挥该设备的作用,做好数据整合与分析工作,将所有数据存储于水环境管理系统之中。第二,搭建水资源管理共享平台,将所有子系统纳入该平台之中,这样方能全面监测某一区域范围的水环境总体变化以及降水总量,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服务和统一管理,及时监控水环境的变化动态。
        4.3 做好雨水集中性排放设计工作
        在设计雨水集中性排水系统时,应注意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加工处理。中国是世界贫水国家之一,西北地区经常缺水,南方部分城市却在雨季会陷入雨涝灾害的困境,对此,应该对雨水进行集中排放与必要收集以及加工处理,最终,将经过处理的雨水用于洗车、浇灌绿化植物和农作物等,从而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应注意根据区域自然环境合理规划雨涝防洪线工程施工规模。
        结语
        依据文章上述的内容可以得知,在开展城市规划时期需要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准,不断的强化海绵城市的构建力度,要尊重自然海绵体,保护好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转状态,同时还需要构建水循环预警制度,找出其所存在的环境污染性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化的管控。精细化的设计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方案,让其和细节工作更好地衔接在一起,可以适当的借鉴其他先进国家所推行的构建经验以及技术等,结合其地区城市的实际环境特征,设计排水系统,让雨水可以集中性的排放,同时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让该城市能够较好的适应自然灾害,促进其和谐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慧.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南宁市昆仑大道片区新区规划研究[D].广西大学,2017.
        [2]赵鹏,郑兰香.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引导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建设科技,2016(2):64~65.
        [3]张车琼.海绵城市规划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研究[J].给水排水,2017(8):51-54.
        [4]戴慎志.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17(2):57-59.
        [5]仝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南方建筑,2015(4):108-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