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0年18期   作者:宋云
[导读] 虽然现在城市建设的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水资源缺乏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难题,很多时候停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很艰难,所以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重要。
        宋云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建设工程和园林绿化所 530029 广西南宁市

        摘要:虽然现在城市建设的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水资源缺乏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难题,很多时候停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很艰难,所以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重要。随着利用和不合理浪费越来越剧烈,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明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把生活中的水都利用起来,就可以稍微缓解水的问题,而海绵城市的提出就是为了通过应用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然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解决之前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水资源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应用
        前言:现在城市里面到处都是宽敞的水泥路面,这样在下雨天的时候就不会变得特别泥泞,让交通情况也有了很大改变,但是水泥路也有缺点,就是在下雨的时候它不能像之前的小土路一样吸收水,如果排水工程做得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出现路面积水很多的现象,不仅影响交通,还可能存在危险,现在城市建设的思路还是面临严重的问题,导致“逢雨必涝”的现象。只重视地上的,而忽略了地下建设,这样其实有很多坏处,因为排水管一般都是在地下,如果建设得不完善,会给整个城市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城市能更好发展,我们要运用海绵城市理念。
1 海绵城市的内涵  
1.1内涵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要改变传统的城市建筑风格,从它的名字上看就知道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所以在降水的时候,可以实现吸水、储水等功能,当城市中出现水资源不足的情况时,就可以把水释放出来供人们利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中水资源短缺和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这样就能够修复城市中水资源生态系统。我们都知道,现在工业发展得比较快,当人们已经习惯了战胜自然之后,人们的行动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城市病,破坏生态系统,而海绵城市应该顺其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样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传统的城市建设的开发已经改变了我们原来的水生态,海绵城市则是对周围的水生态进行保护,它的作用就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一些保护区域,一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湖泊、树林、公园草地等一些生态环境,二是把一些已经遭到破坏的城市绿地,经过一些手段和技术进行恢复,然后可以让城市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得到提高,三是能够推行一些低影响的开发,能够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留一些生态用地,可以留给人们用来开挖一些河道,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最后就是通过多种低影响的措施及其系统组合减少地表水径流量,让暴雨对城市的影响更小一些,不至于在下雨时导致涝灾,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1.2海绵城市的作用
现在城市中存在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水资源明显不足,海绵城市就是能够为城市的生活解决水资源的相关问题,这也是对城市建设中一个很大的贡献,建设“海绵城市”一方面是可以防雨防洪,这样就可以在下雨的时候充分利用降水,把丰富的雨水资源储存起来,让人们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建设海绵城市就是缓解城市中的排水压力,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是人们发展理念改变的一种体现,现在经济发展,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到处都是水泥地面,城市中绿色的减少导致我们的城市看起来冷冰冰的,没有生机活力,虽然这样很好看,但是它不一定生态,并且建设了海绵城市之后对城市中的污染物还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海绵城市的支撑,仅仅是靠一些排污工程,那么城市很可能臭气熏天,一些黑臭水、工业排水等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海绵城市的技术路径是期望增加城市路面的入渗水能力,所以当降水时,让雨水尽可能地都留在地面中,减少地表产流,从而削减洪涝水的总量,达到治理洪涝的目的。
2.海绵城市的建设条件
城市道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利用道路周边绿地空间及道路空间设置海绵设施。其中,人行道应采用透水铺装;人行道设置的树池,宜采用生态树池,宜将相邻的树池通过人行道透水铺装、人行道下方铺填专用种植土等方式连接形成连续的海绵体。人行道和专用非机动车道间设置的绿化隔离带,应采用下凹式设计,并宜将雨水口设置于下凹式绿化带中。我市开发区道路是海绵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具有高原和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为1226.6mm,降水量在地域分布上也不均衡。中心区内属半局限的浅海台地相沉积,形成地层较单一,为三叠系和第四系,其中三叠系分布范围广,展开面积大,第四系相伴出现,主要集中于谷地、河谷及地势平缓的斜坡地带,则为地表覆盖层,地表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红粘土,次要的是冲洪积卵砾石及砂土,另外,还有部分人工填土。区内土壤主要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冲击土。植被属黔中山原湿润性灰岩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马尾松林区。主要树种有青栲、红栲、大叶栲、小叶青冈栎、柞木等,落叶树种有鹅耳枥、枫香、光皮桦等,次生植被以灌丛草坡为主。
3.道路海绵城市技术路线
         传统城市道路排水方式:
 














效果则是延迟暴雨径流峰值。一定程度上去除雨水径流中的磷、氮、油脂、重金属等污染物。减轻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压力。低影响开发设施受降雨频率与雨型、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对中、小降雨事件的峰值削减效果较好,对特大暴雨事件,虽仍可起到一定的错峰、延峰作用,但其峰值削减幅度往往较低。
4道路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4.1人行道渗透铺装
道路人行道采用渗透铺装,从上至下为80mm厚滤水砖,40mm厚找平层,200mm厚透水混凝土,200mm厚级配碎石。由于项目所在地多为红粘土,为防止雨水不能下渗浸泡人行道,在级配碎石中设置DN50-100mm透水盲管,收集不能下渗的雨水排至雨水主管。
4.2下沉深度计算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采用容积法对主干道、次干路、支路进行下沉深度的计算。即主干道下沉有效深度至少达到0.15m,次干路下沉有效深度至少达到0.08m,支路下沉有效深度至少达到0.08m,可达到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本次设计主干道、次干路、支路下沉式绿地下沉深度为0.25m,有效下沉深度为0.2m。由于主干道西侧全线有综合管廊通过,综合管廊通风口、投料口均设置在绿化带中,占用了下沉式绿地的调蓄容积,能够满足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
5.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实例
现在我市的人口也越来越聚集,所以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构想,而公园绿地就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点,公园绿地的作用就是可以承担一些城市对雨水洪水管理的压力,但是对于目前我国的绿地公园的建设来看,它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还不能够完全代替排水系统,再加上南宁市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所以绿地公园的建设一定要切合实际,我市心圩江公园的建设就是用了海绵城市的想法,它是一个带状公园,没有规划之前还是裸漏的黄土,周围也都是一些杂草杂树,没有人管理,还有人在这乱扔垃圾,所以环境很差,和城市建筑完全不符合,由于周围还有居民在那种菜导致它的地势是周围高,中间低,雨水渗透下去后,不能够循环,所以利用率很低,所以建设时选用了透水性很好的透水混凝土、沥青等,下面还有过滤层,保证了连续的透水性,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抗压,还建设有生态雨水公园,既有面积大的,也有小一点的,但是共同点就是都比地面低一米,这样不仅能够满足防洪减排的生态要求,还可以为一些动物提供比较好的栖息环境,他的底部是合理使用了透水土工布,过滤层和出口,可以保证对自然的降水及时吸收,雨水还可以通过生态植草沟流到周围种植的树林中,能够减轻市政给水管的压力,还有利于净化雨水,还改善了绿地的环境。
其实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国外的发展比较迅速,就拿我们熟知的日本来讲,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经常会遇到地震、火山爆发等问题,由于是一个岛国,所以台风暴雨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一个威胁,所以为了防止内涝,日本从二十世纪初期就建设了现代城市的排水系统,这个工程完成之后,虽然不能完全根除内涝的影响,但是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让年降雨量比较多的东京人民受益其中。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费城,我们都知道费城是美国的第五大城市,虽然降雨量多,但是超过一大半都是雨水和污水的合流区域,再加上城市化进展快,那里的人口数量也急剧增加,导致市区内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自然水管道被填埋了起来或者被其他东西替代了,这样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就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费城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改造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污染物通过雨水排放至河流的问题。而它的建设则完全使用了海绵城市的做法,费城是通过把零散的,应用生态技术的雨洪处理手段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然后建造一些屋顶花园、雨水花园还有下沉式绿地等方式,让雨水排除在河道系统之外,然后达到降低下水道的处理和储存的容量的目的。
4结语
         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的确很快,海绵城市的想法也很完美,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让更多人了解到海绵城市这个理念,在城市建设之中也多加考虑并努力做到尊重自然,这样才能形成低影响的开发模式。我们不能创造水,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让更多的人们受益其中。海绵城市就是可以更好更多地吸收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供给人们使用,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的应用海绵城市的概念,在城市建设中多加思考,从多个角度把海绵城市的理念发挥到最好,让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丹.对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8(08):181-182.
[2]曲希胜.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3):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