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摘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巨大影响。本文从阐述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入手,进一步提出了混凝土裂缝治理措施,最后就如何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措施
前言
混凝土材料作为工程建设领域非常重要的资源要素,施工单位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通过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前期配制过程、做好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表面开裂的现象。
1.导致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气温的影响
在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其结构的稳定性与质量会直接受到其所在施工环境的影响——尤其以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条件为主。在施工地区气候条件发生激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或下降时,就会在混凝土结构内产生一定的拉应力,一旦这种拉应力超出了混凝土本身抗拉能力所可以承受的极限,就会在混凝土结构表层产生裂缝。因此,如果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环境变化情况的监测、处理不到位,例如在冬季施工时未能进行必要的保温操作,就会留下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隐患。
1.2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首要因素,毋庸置疑当属其自身的质量,而混凝土质量又与前期材料的配合比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会将预拌混凝土的石子粒径控制在5?至35?mm的范围内,并且确保其含砂率达到约35%的比例,但在现实操作中,往往因为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导致配合比严重失调,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的不良现象。再者,在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配制、搅拌时,往往要视情况添加一定的外加剂,此时外加剂的数量、比例控制不到位,也会引起整个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后果。
1.3后期养护不够
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养护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大环节,养护不力也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体来看,在结束混凝土浇筑作业后,其自身所含水分已经可以达到水泥水化反应的基本要求;但如果此时的养护措施不合理,就会造成混凝土表层水分大量流失的后果,进而使得整个混凝土结构发生塑性变形、以至于结构性开裂的现象。除此之外,许多混凝土施工作业任务都在露天环境中完成,这就加快了表层水分蒸发的速度,使其迅速收缩,进而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开裂。
2.混凝土裂缝治理措施
2.1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温度
如前文所述,施工现场所在地区的整体气候及现场的温度条件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质量,因此必须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首先,施工单位要安排作业的试验人员在每日6h、12h、21h,对温度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并且根据温度监控记录,确定施工具体开始时间。其次,要采取科学的温度控制措施,以拌合站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法为例,它指的是原理是将温度感应原件埋入各种原材料的储存仓内,将采集的各种原材料温度输入电脑,计算出拌和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若计算的出机温度高于10℃则可以拌和混凝土,若计算出的温度低于10℃则采取水加温、骨料加温等手段提高原材料温度,以满足温度要求。
2.2控制混凝土的前期配制过程
混凝土的前期配制值得高度关注,配制人员要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转移,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不能随意加水调稀,因为混凝土强度是根据水泥、砂石、水的配合比决定的,加的水多了、水灰比大,那么立方混凝土内的沙石水泥用量相对减少,当水太多,超过了水泥硬化需要的水分,水分会蒸发掉,形成微小的空隙;不仅如此,加水后还会造成混凝土形成薄弱点,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最终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3做好混凝土的拆模、养护等工作
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看,有些工地为了赶工期,头一天晚上浇筑的混凝土,第二天早晨就拆除墙柱模板。当气温正常时尚且无碍,但是遇到降温天气时,第二天早晨拆模就太早,因为混凝土还没有终凝。拆模过早会出现模板粘皮或者是沿箍筋(水平筋)下产生水平裂缝,这是因为混凝土自重下沉而导致的。因此,在拆除模板前,一定要先检查混凝土是否终凝,用手指甲划混凝土顶面无松动灰浆为适宜,否则就不能拆除模板。就混凝土的养护来说,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7天的湿养护是合理的,最好能保持7天都不失水。在这7天中,时间越靠前,混凝土越容易失水,越容易形成缺陷,防止失水也越重要,具体来说,湿养护7天,关键在于前3天,最关键的是第1天。有的工地,第一天不注意保养,第二天才开始蓄水养护,养护结束以后,板面还是有很多的裂缝,这是因为第一天如果不养护,会导致比较粗大的毛细孔已经形成,很难愈合。
3.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综合措施
3.1加强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控制
混凝土质量问题关系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因此必须对其施工中的一系列风险隐患进行高效控制。首先,在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上,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易性、变形及耐久性,以强度性能的要求为例,它必须达到合理标准,如果强度过高,会影响到它的和易性跟延性,强度越高收缩越大,凝固时间越短,如果施工时强度比原定计划的高出太多,就会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脆性破坏。楼面板、梁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低不宜高,结构的竖向构件柱和墙为满足轴压比和受剪承载力,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稍微高一些。
3.2应用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确保混凝土施工作业任务高效妥善得到落实,就需要运用具有技术含量的、满足施工要求的先进施工工艺。在施工前期准备过程中,项目部应该多次召开技术交底会,组织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反复探讨施工工艺,不断细化施工方案,通过严格原材料各项指标检测及水灰配合比验证,确保混凝土材料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通过投入业内先进的混凝土搅拌、运输、振捣设备,引进具有可行性的浇筑、拆模等技术,为后期大量开展混凝土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3打击混凝土施工中的不合法现象
针对混凝土等结构风险严重的问题,必须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管理,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重点建材抽测。例如,当前市场上的某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在混凝土中掺入一部分“有机砂”,所谓的有机砂类似石粉,把一些石头或者建筑垃圾粉碎后加入沙子里。面对砂120至130元的高价,石粉价格仅几十元的,明显降低成本的同时,混凝土强度也明显降低。此外,预拌混凝土手工作业多,牵址各环节,如果一些不太负责任的搅拌站,管理不到位,砂土处理不得当,也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基于此,相关职能部门——包括质监站、环保部门、安监部门等要定期对混凝土施工现场展开巡检,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各种工程信息资料的留存,排除非法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导致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包括气温影响、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不科学、后期养护不够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裂缝治理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加强混凝土材料性能控制,应用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打击混凝土施工中的不合法现象。
参考文献:
[1]周浩杰,牛靖.市政桥梁施工质量预防措施与处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4):217~218.
[2]龚智,蔡皓.市政桥梁施工质量预防措施与处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3):72~73.
[3]张源.市政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其防治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電子版),2017(1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