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10月   作者:姚喜燕
[导读]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它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著名“产婆术”之核心,又是当今世界每一个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龙塘小学   姚喜燕 537137

摘要:“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它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著名“产婆术”之核心,又是当今世界每一个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一、课堂提问现状。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多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题问。一些课堂中出现的提问误区包括:问题数量过多,整堂课都在提问;问题内容过浅,没有提问的必要且与教学内容无衔接;问题范围过宽,学生根本无人能答,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也关系不大;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候答过快,每个问题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整理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缺少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评价过简,所提的问题收效不大。
        二、影响课堂提问效率的原因。
        设问的目的不明确。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认图形”,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交通路标,提问学生:这些是什么?有学生答这是交通图标。教师接着又问:你知道每个图标表示什么意义吗?学生一时间纷纷猜测,争论不休,教师只好又一个个的去解释。教师再问每种图标各是什么形状,学生再一一作答。教师又问它们各是几边形,学生再答。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精心。对问题的设计是影响课堂提问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教师课堂上的提问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至于提问是否具有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问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教师自己也没有去思考。因而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表述含糊,指向性不明,学生听了不知所云,甚至偶尔还会出现科学性错误,更谈不上提问的艺术性了。提问也仅停留在针对知识点的发问,忽略了提问中的人文意义没有把提问的着重点从“问题”转移到“人”上来,出现“徒劳的提问”,这样的提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课堂提问讲艺术。
        (一)课堂提问要遵循十大原则。一目的性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二科学性原则:问题的表述要符合逻辑和认知规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范围适中,用语规范,多用短句,简明易懂,概念明确。三启发性原则: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等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四趣味性原则:提出的问题,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五针对性原则:所提问题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发言面要尽可能宽,要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容易的问题留给学习较差的学生,一般性问题先提问中等生,让较好的学生做补充,有难度“卡壳”的问题提问上等生解救危机。六顺序性原则:问题的设置要符合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认知到理解,到分析与综合,再到创新思维。七时机性原则:问题的提出要把握时机,或在学生困惑之时,或在学生疑虑之间,或在学生厌倦的时候,或在学生一筹莫展之刻。八质量性原则:提出的问题要有质量,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桃子”。过难,学生无从下手,没有意义。过简,不用动脑思索就答,没有价值。九亲和性原则:教师提问时态度要自然,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鼓励学生敢于畅所欲言。十鼓励性原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明确的肯定或否定。


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但对错误的回答要给予纠正,或委婉地让他听听别人是怎么答的,然后问他明白了吗?
      (二)提问时机要得当。
        1、在新旧知识联系处提问。当学生遇到障碍,发生矛盾时,思维就开始了。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认真思考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桥梁”,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2、在兴趣点上提问。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前,学生还不懂千和万的计数概念。教师提问:“请大家估计体育馆能坐多少人?”表现欲很强的学生都争着说出自己认为最大的数字来比过别人,进行了激烈地争论,这样引入新课就使学生兴趣高涨。
        3、在产生困惑时提问。我在教学《表内除法》时,有学生对0为被除数的除法不理解。我没有直接解释答案,而是创设情境,给学生讲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猪八戒将师徒四人的四个西瓜都吃完了,唐僧、孙悟空、沙和尚怎么分西瓜呢?学生恍然大悟,0除以3等于0。
        (三)提问形式要把握
        1、直问。简单明白地问:“是什么?有什么?”
        2、曲问。从问题的侧面发问。如在教学圆的特征时,这样提问:“车轮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你们看见过三角形或长方形的车轮吗?为什么?”学生的思考就会得出圆形的本质特点。
        3、反问。将学生的错误提出来,问:“这样的结果是否经得起验证?什么地方不符合算理?”
        4、启发式提问。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伏笔式提问。新课结束时,将下节课的知识点做一个提示。如:“今天我们学习了直角,那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又分别叫什么角呢?大家课后可以去找找答案。”
        6、挑拨式提问。如在教学中出现不同意见时,教师故意说:“有的同学认为是,有的同学认为不是。到底哪个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
        7、挑逗式提问。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让学生笔算几道题,然后教师说:“这些题目我都能进行口算,你们知道我用了什么好方法吗?”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