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10月   作者:张越
[导读] 高职院校应当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的协同起来,始终坚持树立育人的观念。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所有高职教职工共同行动起来并积极配合,不断创新和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尽最大努力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思政教育中的不足与问题,努力推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全面增强。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张越  610000

摘要:高职院校应当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的协同起来,始终坚持树立育人的观念。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所有高职教职工共同行动起来并积极配合,不断创新和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尽最大努力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思政教育中的不足与问题,努力推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全面增强。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 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提出和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是思政教育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改革,有助于高职思政工作的深入推进,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助力同时也为高职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让他们形成学习专业知识与加强思政理念协同育人的效果。
        一、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新时期迎来了新挑战,在全球形势各种文化浪潮不断融合的时期,传统的高职教育思想与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这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尤其突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就是思政教育脱离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考虑到学生个性的特点与需求,只是一味地讲授纯理论的知识。其二是思政教育内容缺乏新意,教学形式间的连接不够紧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组织落实和评价测评方面也缺乏整体性。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策略
        (一)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课程思政的建设
        高职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践者,其本身综合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理念是否可以顺利有效地推进。高职教师的能力与意识的强弱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更应当为教学营造良好的制度保障,制定具有实操性质的教学章程,确定教师的考核与激励制度,为高职教师不断完善和精进学科知识提供方向和动力,将培养和充实学习综合能力与引导学生思想融入教学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时刻牢记育人的思想。
        (二)突出课程的多元化价值和社会实践
        高职教学课程有着多元构成和综合性的特点,在不同学科教学当中的表现也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同时也表现在高职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理解和吸收程度的强弱上。概括来说就是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是为了帮助高职学生增强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但是在各学科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具体方式上的不同。


形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协同机制。拓宽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教学场域,以教师为引领、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适时的走出课堂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自觉将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活水源头”,将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国内外发展动态作为师生的学习和讨论对象,引导广大高职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锻造理论思维、增强辨别力、提升政治素养,培养自身“以小见大”和“以大见小”相结合的能力,将专业素养与政治能力和社会发展相互统一。在新时代“大思政”教学理念的指导中,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中更应当突出“课程思政”的多元化精神,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真正做到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根本上发挥课程思政的效果
        (三)构建课程协同体系
        为了进一步落实和提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体系建设,就需要高职院校进行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创设协同育人体系。高职教师应当加强课程思政的学习与认知,全面提高课程的思政渗透能力,落实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在提高高职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高职教师在教育心理学和思政理论水平上的知识。实现高职教师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和落实课程思政隐形教学的目的。
        (四)创建良好的高职学习和学术交流氛围
        良好的学习与学术交流氛围可以更高效的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与统一。高职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不仅是在思政课程中而且在高职教学的其他课程讲授过程中也都要坚持自由、包容、平等与倾听的理念。打破死板和固化的学科限制和交流方式,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就可以适当融入和渗透有关人文关怀的教学内容,而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也可以加入经济学的有关分析来进一步讲解历史知识。
        结束语:简而言之,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还是为全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起来,建立健全思政教育制度为思政教学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轻松和谐的学术氛围让高职学生可以在正确的思想指引下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同时优化高职教师的考核标准与方式,鼓励高职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与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并真正的将两者融合起来,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晓蓉,蔡小红.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8):65-66.
[2]王丽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71-75.
[3]鲍育育,沈诗怡.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实施策略探索[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5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