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10月   作者:李晓磊
[导读] 科学实验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新型学科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核心部分的培养模块,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使得小学生的这一能力得以有效地培养,本文将对此展开建议阐述。

哈尔滨市香滨小学校 李晓磊   150030

摘要:科学实验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新型学科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核心部分的培养模块,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使得小学生的这一能力得以有效地培养,本文将对此展开建议阐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实验;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一、引言
        现代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于基本知识的讲授,能力具有可发展性,终身受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能力都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科学的学习,更是与时代融合深化的主要学科之一,因而在基于这一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逐步深入地展开培养,由浅至深的将创新渗透其中,通过兴趣的建立与启迪,进而推进学生能力的训练等,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利用现代条件启迪学生创新思想
        国家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世界中亦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科学发明,小学生的好奇心亦是相当的强烈,基于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则可以以现有的科学发明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传达给学生,以促进小学生对于科学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科学实验的兴趣意识,以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的创新思想。[1]在科学发明选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比如我国传统的四大发明创造等等,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以引导的形式将这一部分内容逐渐导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科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得学生对于科学发明亦能够提及相应的创造兴趣,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的前提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如此才能够得以有效的创新。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鼓励小学生针对好奇的事物或是实验过程等等,勇敢地将其表述出来,培养学生学会问问题,观察事物的现象从而找出问题等,从而培育学生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逐渐敢于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想法。期间,对于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亦可做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比如,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分享各自的想法,每组再设立一个小组长,以整合学生的问题与想法,进而交予教师在课堂中共同探讨等。亦或者,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针对课文中不懂或是具有疑问的内容标记下来,进而在课堂中提出等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形式,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四、实践实验,动手操作
        立足于过去的科学发明来看,科学的学习创造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通过反反复复的实验操作,继而获取最终的实验结果,这就说明科学的学习亦是应当通过实验的过程而展开的,因而在小学科学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对于实践实验操作部分的培养学习模块,更是应当加以重视。此外,实验动手的过程操作是学生思维有效运转的主要过程,通过不断的实验实践,学生会一边思考一边实验,进而通过运用各种方法使得实验成功,而这些多样的实验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则是学生在思考中不断创新的结果。[2]因此,实验动手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用。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学年中的教材中学习《11.不断发展的人工产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则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方向,创设不同主题的实验内容,进而让学生选择自己所想要实验的主题,让学生自行准备实验所需的工具,在课堂中与小组成员共同进行实验操作,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发展。
        五、引导想象,促进创新
        同样,想象力亦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主要作用力之一,更是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效果,因而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发挥,为学生的创新作用提供前提保障。基于此,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例如,在三年级下学年《12.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想象笔的内部结构,是通过什么原理设计的,进而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提前所准备的工具,制作一支笔,并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如何才能让其与其他伸缩性的笔一样进行伸缩,从而使得学生在不断实验的过程中阶段性的进行思考想象,并根据想象思维探究新的思路方向,以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等。如此一来,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有效地培养,同时更是在想象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的推进发展,使得这一能力得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培养与提升。
        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难发现,现代社会的环境条件离不开科学的进步,而时代进步的速度又非常的迅速,这就要求学生需从小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对于科学创新的能动性,从而推进其能力的有效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要通过各个方面展开针对性地培养,以全面地推进学生的创新发展,使得学生的能力基础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华君.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学子:下半月(教育新理念), 2015(3):94-94.
[2]张宝军. 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z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