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7期   作者:邵妍
[导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国流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效的思政教育课程,是当前教育学者都非常关注和待解决的问题。
        邵妍
        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1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国流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效的思政教育课程,是当前教育学者都非常关注和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从职业发展、校园文化及日常管理这几个角度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得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作为高效思政教育的常态结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感受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课程讲解纳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高校作为我国高知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院校,肩负起这一重任更是义不容辞,这在弘扬我国民族精神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上的有效结合,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校将二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将传统文化传播和思政效果落到实处。
        一、将传统文化精髓转化为大学生成长的动力
        (一)树立和谐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的两位圣人早就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进行了探讨,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所不欲, 勿施与人”等观点。孔子更是毕生致力于“克已复礼”的呼吁, 老子也有“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的说法。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对社会交往的关系就强调和谐、礼貌和相互尊重,这种见解与我们理想中的社会以人为本达成一致性。现代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更多的是以服务作为附加价值取胜,服务的本质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体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思政教育更要以人为本,达到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树立和谐意识。
        (二)增强大局观念
        对于社会大局观的认知,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掌握的一个认知,只有拥有一个正确的大局观,才能够融入社会,适应工作。学生在大学阶段,更要进一步树立、深化爱国精神,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担当的青年,要具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胸怀,培养学生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三)鼓励创新精神
        创新对于未来和发展非常重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中国无数的发明就是因为拥有创新精神,而且只要勇于创新,勇于挑战,就能够具备改变过去、超越过去的能力,进而创造未来。高校要注意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让学生有远观未来的视角,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四)提高效率意识
        中国的传统美德中都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珍惜每一个机会,做事情要讲究效率,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现在的当代大学生,因为父母长辈的宠爱,容易陷入懒散、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停滞阶段,这样的习惯养成后,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很容易被淘汰。因此高校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效率意识,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
        (五)遵守诚实守信意识
        诚信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中国古来就讲诚信做人,有古语“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典故都是为了说明诚信的重要性,遵守承诺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上,诚信也非常的重要,除了政府和企业必须要讲诚信以外,个人也必须拥有诚信,这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大学生更是要做到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二、将传统文化有效落实到思政教学中
        (一)在思政教学案例中注入传统文化的内容
        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经常会通过一些教学案例,尤其是引用传统文化、古人的事例,来引导学生主动寻求深层次的哲理。在课程中融入传统美德思想,引导学生向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出发,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鼓励学生追求高尚品格。


        (二)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
        高校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内容,更好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采用一些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如模拟孔子和子路等教学形式,采用启发或者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同时,学生会自觉地树立谦虚意识,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老师,随时拥有一颗向他人虚心求教的心。
        (三)在教学考核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特点
        早前的教学考评方式都是采用试卷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回答卷面上的问题从而得出学生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效果。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考核中也可以融入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考察,注重将知识和能力同时作为考核点进行测评,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充分培养高素养人才的培养,并将诚信等传统美德纳入培养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三、围绕传统文化构建校园文化载体
        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文化,高校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中生活中、细微小事中得以体现。孔子曾说“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这里就告诫我们,行动比空想要重要,如果有计划了,就必须要付以行动。人们就是在这种传统美德的教育下,逐渐稳定、成长,从而达到其教育作用。
        (一)谨记学校校风,严守教学学风
        校风校训展现的是学校的教学理念,道德规范及教师的工作作风、生活态度,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目的。校风校训是老一辈师生共同探索,对学生的在校生活给予的最质朴的精神财富。校风校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时刻感悟其精髓,规范学生和教师的行为。由此可见,利用校风学风,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规范校园环境,打造良好氛围
        校园是一个严谨守礼的环境,校园氛围的感受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的内心更加平静,让人含蓄且不张扬。学生对于校园环境的维护,得体的言谈举止,会让学生在教学、还是生活中,都保持良好的状态,让人不自觉的培养出适宜学习的环境。干净整洁的校容,严格遵守校纪,能督促学生严于律己。
        (三)利用校园媒体,宣传优秀文化
        高校除了教师在日常的思政课上,对学生展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媒体展开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利用学校里的公众号、广播、团课、校报、宣传栏等传统的宣传信息的方式,以这些形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再借助各种节日,在校内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晚会,对外展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气氛,形成身后的自我教育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等院校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上,除了在日常课堂上和课外对学生进行培养,还可以采用多种其他途径,将传统文化综合、多角度地融入到校园中。同时鼓励学生不断的根据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创新,这样才能保障传统文化也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使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发扬落实到教学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杨依军, 梁淋淋.习近平主席都在哪些场合阐述过传统文化[J/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5/c70731-25728813.html, 2014-09-24.
        [2]孙昕光.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85-97.
        [3]徐寒.二十四史精华[M].北京:线装书局, 2006:394-403.
        
        作者简介:
        邵妍,出生于1986年,女,汉族,辽宁锦州人,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