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现代诗歌隐喻翻译研究——以The Wild Iris中译本为例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7期   作者:刘小钰
[导读] 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和隐喻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对于诗歌的翻译也有诸多讨论,尤其在诗歌隐喻翻译研究方面,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刘小钰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兰州市  730071
        摘要: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和隐喻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对于诗歌的翻译也有诸多讨论,尤其在诗歌隐喻翻译研究方面,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尝试以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选取美国当代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诗歌The Wild Iris的中译本,探讨在该理论视角下西方现代诗歌中译过程中的隐喻翻译,从而创造出读者接受度更高的译文。
         关键词:功能对等 诗歌隐喻 隐喻翻译
        诗歌发展至今,有了很大的变化,形式上越来越自由,内容上越来越多元。尤其是中国现代诗歌,在表达风格上与西方已经逐渐趋于相似,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方现代诗歌的互译达到了一个完全理想的境界。除了语言层面上的差异,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也同样对诗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不同导致思维认知的差异,这是在翻译、解读中西方诗歌时不可遗漏的关键点。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中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束定芳,2000:28)。而诗歌本身与隐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诗歌的隐喻性表达就是一种诗意表达(邱文生,2015:30)。本文尝试通过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对《野鸢尾》(The Wild Iris)柳向阳中译本中的隐喻翻译进行探讨,并分析该译本的读者接受度。
一、《野鸢尾》(The Wild Iris)
        《野鸢尾》(The Wild Iris)是美国当代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92年出版的同名诗集中的一首。她尤其善于将个人经历融入自己的诗歌中,其诗歌语言质朴直白,简短易读,备受西方读者的喜爱。2020年,格丽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野鸢尾》(The Wild Iris)整本诗集以《圣经·创世纪》为灵感,采用对话的形式,对生死、希望、苦难等主题进行了思考。在《野鸢尾》(The Wild Iris)一诗中,诗人从野鸢尾的视角出发,用对话的口吻,描绘了生命由生到死的历程,饱含诗人对死亡与生命的感悟。关于该诗的中文译本有很多,本文选择的译本出自译者柳向阳,他从2006年甫一开始接触到格丽克的诗,便开启了他对格丽克诗歌的译介之路。
二、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首次提出,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动态对等”。他认为翻译要为接受者服务,并使译文接受者最大限度地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信息(廖七一,2002:90)。在该理论中,奈达除了强调要“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将目的语读者纳入了翻译标准的考量范围中。他认为,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不仅要比较译文与原文的语言形式是否一致,最主要的是必须看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接受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廖七一,2002:89)。
三、《野鸢尾》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在《野鸢尾》(The Wild Iris)一诗中,诗人从野鸢尾的视角出发,围绕自身对生命与死亡的感悟,选择了许多带有隐喻含义的意象,用对话的口吻完成了感情的抒发。接下来,本文将选取原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隐喻及其中文翻译进行分析。
1、“The Wild Iris”野鸢尾
        “The Wild Iris”作为本诗的题目,是最重要的一个隐喻,也是读者解读本诗主题的关键。

“Iris”有“鸢尾花”、“虹膜”、“鸢尾属”、“彩虹”等含义,结合全诗的语境,诗人所描写的正是作为植物的鸢尾花,柳向阳直译为“野鸢尾”是完全符合原文语义的。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来看,译文除了要在语义上与原文对等外,还需要在读者反应上尽量对等。很显然,西方读者与中国读者对于“野鸢尾”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一定会有很大差异。在西方,鸢尾花的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伊里斯。伊里斯原是奥林匹斯山的信使,其使命是带领凡人前往天堂,搭起天堂与人间的桥梁。古希腊人会在挚爱的坟前种植一株鸢尾花,祈愿女神能带领逝者离开危险四伏的冥府,到达极乐世界。诗人选择“Iris”作为题目也是为了利用它的隐喻意义来深化诗歌死亡这一主题。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中,鸢尾的出现频率并不高,而在一些现代诗歌中,鸢尾这一意象也与死亡的隐喻相差甚远。因此,中国的读者在读到“野鸢尾”时,对于诗歌中死亡主题的感知比西方读者有所欠缺。
        2、“the other world” 另一个世界
        “the other world”出现在原诗的第六节,全诗的情感在这一小节中发生了转折,诗人在前五节表达了她对于生命的态度,她认为生命就是“苦难”的,是被禁锢的,是麻木而恐怖的,她渴望鸟儿般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只有在死后才能获得。于是在第六节,诗人开始描绘死后的世界,在另一个世界中,诗人重新获得自由与语言的能力。这里的“the other world”,柳向阳依然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译为“另一个世界”,词义上与原文对等。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诗人选择“the other world”是为了将其与现世区别开来,也就是指死亡后的世界,这与佛教中的“极乐世界”颇为相似。因此,在读者反应方面,中国读者只要联系上下文语境,就不难理解“另一个世界”所包含的隐喻,从而获得与西方读者对等的情感认知。联系到诗人下文中所描绘的场景,笔者认为这里译为“极乐世界”也是可取的。
        3、“fountain”喷泉
        “fountain”出现在原诗最后一节,诗人描绘死亡后来到的另一个世界。同前五节对比来看,诗人虽然描绘的是死亡后的世界,但选择的意象更加鲜明富有生机。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死亡的一种超脱的态度。尤其是这里的“fountain”一词,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与前面五节截然不同,它隐喻着新生,一种死后才有的自由生命。在这里译者还是直译为“喷泉”,同样做到了词义对等。在西方,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喷泉了,而在中国,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西方更是将喷泉视为纯洁、生命的象征,而中国的读者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因此,在读者反应方面,中西读者的理解是会有差异的。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其中的“泉眼”和“喷泉”有着相似的象征意义,“泉水”象征纯洁,“泉眼”象征鲜活的生命。如果追求读者的接受度而不考虑词义对等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译为“泉眼”也很合适。
结语
        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野鸢尾》(The Wild Iris)中个别隐喻翻译的分析,不难发现,柳译本整体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做到了词义、形式上的对等,但在个别地方,由于中西读者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读者对于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会有所欠缺。但是翻译从来都不能做到与原文完全对等,我们只能在影响翻译的各方因素中尽量寻找一个平衡点,尽量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有着更高的读者接受度。
参考文献
[1] Glück,L.月光的合金[M].柳向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 邱文生.诗学视域下的诗歌隐喻性与翻译[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1):29-34
[4]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