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15
[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我国诗歌的杰出代表,时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时期,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工作格外重要。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翻译方法中的“三维”原则分析徐忠杰、杨宪益和戴乃迭、许渊冲的三个译本,分析其在“三维”转换中的得与失,以期寻找最佳的翻译策略,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三维转换;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贬谪黄州游赤壁时所作,该词分上下两阙,上阕主要咏赤壁,着重写景;下阕主要写人,借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描写,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十分生动。词中很多人名、地名、历史背景的翻译值得探讨。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著名学者胡庚申于2001年提出的新型翻译理论,可理解为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胡教授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到翻译学研究领域,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并进一步发展为生态翻译学。它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做了全新的描写和解读【1】(胡庚申,2008)。
生态翻译学主要理论包括翻译适应选择和选择适应学说,译者中心地位以及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本文拟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分析我国古代著名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英译本,希望以此探讨用生态翻译学理论进行古诗英译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本对比分析
2.1 语言维度的适应转换分析
“语言维度的适应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胡庚申,2011).这要求译者在处理古诗英译时要注重从语言本身,对原文本进行适应转换。
例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徐译:This river has e’er swept its way,eastward bound.It leaves, in memory,men with victory crowned.
杨译:East flows the Mighty river,sweeping away the heroes of time past
许译:The Great River eastwards flows,with its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
本句大江指长江,是中华民族气势磅礴,意义深远的一条河流,徐忠杰将大江译为the river不足以传达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而杨宪益和许渊冲先生译为the Mighty river 和the Great river 则更好地表现出原文想传达的意境,在语言维度的适应转换更加成功。“千古风流人物”徐忠杰教授的翻译在句子转换方面不及杨宪益和许渊冲。杨宪益“sweeping away the heroes of time past”,非谓语动词sweeping淋漓尽致的把历史人物被时间长河逐渐冲淡的意境完美诠释,译文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中国古诗寓意深远,字字千斤,有时一个简单的词语却蕴含着丰富的意思,如果传达不准确会影响全诗意思的表达,因此,在古诗英译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语言维度的适应转换。
3.2 文化维度的适应转换分析
在文化维度,译者要注重传达和阐释双语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3】(胡庚申,2011)。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译语和原语之间文化内涵的转化,避免在文化层面造成对原语的曲解,要合理表达出原诗的深层文化内涵,准确的传达原作的意思。
例2: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徐译:People say,Are the Yangzi Bluff where Zhou Yu won the day.
杨译:Is Zhou Yu’s Red Cliff of three Kingdom’s fame.
许译:The Red Cliff.Here General Zhou won his early fame.
三国、周郎、赤壁这些词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三国指中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周郎指吴国名将周瑜,而赤壁属古地名,是周瑜击破曹操大军的地方。面对这些蕴含历史文化内涵的名词时,译者应如何进行适应选择?首先,本诗作者想表达的是周瑜在赤壁获胜,赢得早年英名,三国的历史背景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强行译出会让诗歌显得冗余,失去原有的美感。所以徐和许都没有翻译三国,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两位的翻译是无可厚非的。在翻译“周郎”时,由于中国读者都知道人物背景,不需过多解释,但是外国读者并不知道周瑜系何人,也不知道他的丰功伟绩,此处中外读者所拥有的文化信息不对称,所以徐和杨直接将人名音译为“Zhou Yu”在转换上欠妥,而许译为“General Zhou”补传了此人的身份,这样外国读者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所以,从文化维度的适应转换来说,此处许渊冲的翻译更佳。
3.3交际维度的适应转换对比分析
交际维的适应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转换【4】(谭载喜,176-177),即通过译者的翻译,读者能够领悟到原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在情感和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例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徐译:Picturesque rivers and mountains of our land.How many heroes are involved and how grand!
杨译:A scene fair as a painting,countless the brave men here in time gone by.
许译:To match the hills and the river so fair,How many heroes brave of yore.Made a great show!
本句作者触景生情发出感慨,借对古代英雄的赞美,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本句中徐和杨采用直译的方法,虽将句子的字面意思完整传达,但在句意和句子结构处理方面不如许渊冲。许渊冲的译文虽没有忠于原文的形式,但在整体上最贴近原文,而且从写作的高度重新编排,而“fair”和“yore”押了尾韵,符合诗歌音美,意美、形美的三美原则。最后一个感叹句,在语境上和原文完美契合,能让译文读者在思想和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文化维度的适应选择上来说,此句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更佳。
四、结语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多维适应选择角度,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生态学三维角度看,许渊冲的译本更为贴切,值得借鉴。最后希望本论文能够为中诗英译提供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为中华文化的译介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2】冯艳 生态翻译角度下的古诗英译——以《望庐山瀑布》为例[J]英语广场,2019.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严钰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A].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