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和思考 付自文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付自文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群众文化工作建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要想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的需求就要不断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拓宽文化资源,群众文化工作发展变得广阔,使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稳定与
                                                           付自文
                                      (新疆塔城地区文化馆 834700)
        摘要: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群众文化工作建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要想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的需求就要不断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拓宽文化资源,群众文化工作发展变得广阔,使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稳定与团结。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群众文化工作;发展
        引言:
       “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要积极融入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创新工作手段,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宣传效果。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上会有大量不良信息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优化自身的工作管理质量,促进互联网技术与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有效抵御互联网络冲击,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的发展需求。
        1“互联网+”时代下对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发展的影响
        1.1互联网服务平台扩充了文化服务范围
        传统群众文化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文化馆,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区域与文化馆之间的距离较远,很难保证群众文化工作下沉到群众身边。在“互联网+”时代,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互联网平台与群众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对网络和社会热点创新文化工作的内容,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满足群众文化工作的需要。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能服务的民众数量有限,服务内容非常单一,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互联网服务技术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能够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VR技术能够带给群众沉浸式的体验,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群众文化工作的热情,满足精神文化发展需要。
        1.2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了群众文化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和群众文化工作的融合,可以促进群众文化工作,实现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丰富文化馆和文化站功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少数民族群众也能够智能设备,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直播的形式向社会传播少数民族群众独特的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互联网+”时代下,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来增强对文化宫的宣传推广,确保在少数民族群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优化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内容。
        2“互联网+”时代下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文化活动认识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级部门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建设完善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但从目前来看,很多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自身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特点,互联网信息应用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群众文化的实际工作需求,对于数字化平台建设缺乏关注,会导致互联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受到局限。
        2.2技术应用不广泛
        群众文化传播过程中所需的专业设备非常昂贵,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够发达、交通闭塞,数字文化传播媒介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各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很多少数群众只能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参与文化活动,缺乏现场体验的感受。对于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无法利用高科技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导致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
        2.3推广平台有待完善
        手机网络作为全新的服务形式已经能够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需要,但很多文化机构忽略官方网站的建设,更新信息不及时,导致群众文化获取信息的比较效率,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甚至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导致信息发布不及时,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不够顺利。
        2.4在线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随着我国数字化平台的快速建设不断发展,群众在线文化活动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地区网络文化活动的建设依然以图片展示,新闻报道宣传为主,没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与推广,也无法适应不同群众的实际需要,就信息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
        3“互联网+”时代下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对策
        3.1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快速发展
        为了能够确保群众文化工作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需求,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要积极针对新媒体的特性进行分析,保护公众的权益,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发,充分运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开展针对性的营销,确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进行针对性宣传,要及时与少数民族群众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深入了解政府提供的公益文化服务活动,确保有计划加入到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增强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质量。
        3.2加强人员的培训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搭建数字服务平台,建立数字文化中心的重要基础,为此在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和信息化素养的业务人才对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文化工作的相关知识,为数字文化中心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还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有效落实,保证数字文化平台的建设全面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知识储备,提升自我,有效开展群众服务工作。除了一些基本内部组织介绍、活动信息公开、文化集团、文化项目介绍、非遗产项目展示和在线咨询外,网站还可以建立大众文化相关信息机制,使人们及时了解公益文化。活动信息,有选择地参与文化活动;此外,还可以在网站上设置活动查询系统、人才展示平台、在线注册系统等,向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活动的特定名称、场所、时间等迫切需要的信息。而且,联系方式等使用现代技术,将“赛后信息”转换为“赛前信息”,真正满足人们的认识、参与和文化选择权。
        3.3加大投入建设基础信息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下,每一个人都可以手机互联网来发布知识,信息传播的范围非常广泛,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受到影响。在要积极建设并维护好群众文化工作网站,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信息共享的重要窗口和渠道,同时要积极构建活动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关于大众文化的信息机制,方便人们及时了解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相关信息,积极主动参与,有效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效果。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锁,要大力推广新媒体技术,群众文化工作传播覆盖范围广泛,也能够打开思路,让少数民族群众对外部的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与推广,增进彼此之间的互通有无,确保信息传播效率高效。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群众文化工作建设难度非常大,积极运用互联网平台打破传统,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确保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水平全面增强。要勇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新途径、开创新局面;不断推动群众文化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进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任溟婧.探析”互联网+”赋能群众文化发展[J].大观,2020,(8):96-97.
        [2]唐卉.让互联网+群众文化成为群众文化新的发展方式[J].文渊(中学版),2019,(10):97.
        [3]秦小云.论”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创新[J].大众文艺,2019,(17):7-8.
        [4]田宝荣.让互联网+群众文化成为群众文化新的发展方式[J].大众文艺,2019,(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