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朱送艳
[导读] 初中阶段学生不如小学阶段学生那般“听话”,他们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不可控的因素
        朱送艳
        文县石鸡坝初级中学 甘肃 文县 746408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不如小学阶段学生那般“听话”,他们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不可控的因素,很少有教师能够保证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全员参加。新课程改革正在持续推进,其提出让教师放权给学生,让学生的自主权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有效性
引言
        当下为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以教学经验为基础,用具体的步骤和科学的手法对教学中的流程细节进行巧妙的设计,在持续探索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保证教学呈现新情况,学生出现新变化。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初中教学课程体系中,数学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因为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还因为数学直接对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影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比较单一,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积极性不够,降低了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带来影响。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就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数学教育高深化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困难,书本中的内容无法与学生已知经验所联系,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诸多学生反映自己投入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仍然无法掌握数学知识规律,自己努力想靠近却发现与数学世界越行越远。教师和学生手中同时拿着数学课本,教师能够联想生活实际但是学生却不能,这是因为学生阅历有限,不能够察觉到内容与现实之间联系。生活与课本桥梁需要教师来组建,然而很大一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工作,在开展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根本没有加入现实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数学知识。
(二)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较低
        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够紧紧追随教师的脚步,才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到真东西。不少教师开展数学教学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没有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中不考虑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开始进行教学时教师就没有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正确认识。教师认为脱离了自己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学习。教师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的,受错误思想观念影响教师无形中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得到较大的自由。教师一味约束学生,学生自此产生趋避、厌恶等内心倾向,在教师看来自己的所有做法是为了让学生好好地学习,但是学生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自己没有绝对的自主权所以学生不愿意再投入精力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个体参与度较低。
三、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问,引领学生能动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是主导者,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在引领学生能动地学习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应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设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内容和形式,包括提问与教学目的的一致性、提问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针对性、提问与学生心理特点的对应性、提问与学生接受能力的适合性。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一节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设计如下分层次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吗?③说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和对角的关系。这样提出呈现一定的梯度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在教师不断的启发下能动学习、逐层推进。二是提问的时机。判定课堂教学提问是否有效,不仅要看提问的内容设计,也要看提问选择的时机。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应变力,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在提问时机上,准确判定学生认知的准备是否充分、内心的探索欲望是否强烈、提问是否能够恰好对应学生的思维“盲区”。力求问题的出示时间恰到好处,避免提问过早,学生认知基础薄弱,造成欲速则不达;提问过迟,错过了学生的思维高潮,出现“马后炮”现象。
(二)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从课堂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发展趋势,充分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当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是单纯依赖教师,而是更多地提供给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机会。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一道数学例题时,该例题有多种解题方法,教师能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在沟通问题解决方法当中,从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具针对性地进行数学教学,探索出适用于本班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自己看法的提出,充分发挥出数学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表现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三)沟通生活材料,思维导图延伸
        生活材料千千万万,总有一款适合数学教学应用。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生活材料的辅助,让学生拥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学生使用生活材料可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变化,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数学的变化串联起来,总结数学知识的规律,使学生建立数学学习框架,延伸学生对思维导图应用的理解,发挥生活材料的先导作用。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图形的变化,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学习材料,诸如纸板、剪刀、记号笔等,让学生动手进行三角形的剪切,使学生思考:剪下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是否存在相同之处,是否可以重合在一起?为了方便学生直观理解,笔者启用了思维导图,让学生围绕剪下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边、角等方面展开学习思考,使学生立足全等三角形这一主题,延伸到不同的角度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生结合自己剪下的三角形,对思维导图的分支进行了填充,回答了笔者提出的问题,知道了应从哪些方面来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由此,教师通过利用生活材料来辅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学习与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结束语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枯燥;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自我,没有将主体权交给学生等,这些均是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较为多样,教师要注重进行问题分析。新课程改革正在持续推进,教师要把握好新课标的内涵,注意更新观念,更改方式,做出研究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孔磐,李泽广.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少年,2018(10).
[2]胡杉,张婕,王闻.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少年,2017.
[3]梁梓,崔梅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146.
[4]蔡宏心.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J].数学教学通讯,2020(02):23-24.
[5]孙芳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5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