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预习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衡先国
[导读] 小学生是一个接受什么知识都特别快的群体,在这个阶段,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辨识能力的
        衡先国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第一小学 四川省广元市 628003
        摘要:小学生是一个接受什么知识都特别快的群体,在这个阶段,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辨识能力的,一般是看见什么都会去模仿或者学习,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性格特点,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强的优势,趁机把一个人学习的最好的方法,预习能力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好的年华掌握到最好的知识。当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会了自己对课文知识进行预习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将会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进一步,甚至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能力;布置任务;鼓励合作;自主整理
        学生的预习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最轻松的学习办法,使学生在上课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到最大化。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下节课要进行的讲学任务进行课前内容安排,让学生可以和小组之间合作讨论,共同完成课前预习任务,更能够在课前预习后整理一些有关的偏难的题目,对自己预习的效果进行检验。本文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预习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研讨,希望能够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一、布置课堂预习任务
        在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时,教师在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最初时期,要进行示范性的引领作用,要进行实施强制性的措施,在课件告诉学生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并强制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下节课的课前热身阶段,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验,使一些不是太自觉的学生,也能够被迫性地进行预习。因为小学的教学是要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在知道爱学习的学生会自主预习的时候,也要强迫把学习看的不是很重的学生去认真对待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我会在要进行这一课讲学的课前阶段,告诉学生我们今后的学习任务都是要进行提前预习的,并且我会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检验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接下来就是进行具体的预习要求,“学生可以去看一看,每年的新春联欢晚会最后12点的时刻,在之前的前几秒总会有主持人和大家一起数倒数进入新年的时间,而那个是来形容秒的;再比如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50米或者100米的短跑比赛时,那个也是用来形容秒的;再比如在学校的跳绳比赛中,总会评比出一分钟谁跳的次数最多,而那个是用分钟来衡量的,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一下秒和分钟之间的区别。”我通过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课前亲身体会并预习的方式,既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乐趣,也会让学生在课间了解一下我这节课将要讲的内容。
二、鼓励小组合作讨论
        有些学习任务的预期是一个人所不能够完成的。

因此,这样的预习任务更需要的是学生多方面的合作,学生之间合作完成课堂的预习任务,可以使学生能够各显各的智谋,在小组的预习中,经过各位学生的才智碰撞,使预习的得到的效果能够达到最好的程度。但是,这样新型的预习任务,一般来说对于学生是觉得较为麻烦的。因此,教师需要在让学生预习的时候给每个小组进行多方面的分工安排,并且留给学生在学校能够进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各献才智,刚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
        例如,在学习“测量”的时候,我在课之前的备案的时候就发现这一课的内容更要求的多的是实践,而实践是可以学生和学生之间共同去完成的,所以我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这一课前的预习任务时,是要求学生与学生之前共同完成的,要求小组里的一位成员去测量一下课本的长度与宽度,另外一位学生去测量一下我们课桌的宽度与高度是多少,再有一位学生用来检验这两位学生的测量成果的准确度,最后一位学生则用来记录数据,上课进行报备。我使学生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一方面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兴趣,也能增强学生的感情,更能使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准确度更高,使课前预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自主整理疑难题目
        课前预习的效果是要达到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对预习之后的知识进行运用,而做到这一要求的方法可以是学生在进行预习完之后,可找一些基础的检验课本定义之类的知识,也可以是做一些提高类的题目,检验一下自己对这一知识的延伸,还能不能够做出来。当然,在小学阶段,学生是不可能会想这么多的,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求每次上课前指认几位学生来收集一些偏难的关于下节课所要讲的知识的题目,使班里的学生轮番进行整理,让学生都可以养成自主整理疑难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按照惯例要求学生去进行课前预习,接下来我会先指定几位班里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进行示范作用,让这些学生去在预习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些稍微拔高的关于本节课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在课堂上讲解出来。比如在学习前面的几分之一的这一课时,能够灵活的把分数的表示转化为小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先对全班进行示范引领作用,能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整理一些较难的题目,带领着班级里成绩中等的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去这样学习,同时也能够让在进行这项任务的学生寻找相关内容的搜查性变强。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预习能力,首先要认识到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要带有强迫性的去要求学生形成这样的预习习惯,经常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进行检查;也要在培养这一习惯的同时加上合作讨论,让预习的成果最优化;更能够在预习的同时整理一些疑难的题目,进行对自己预习效果的检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到最好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杜文娟.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实效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
        [2]张卫星.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类型及内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