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高效开展的一些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张冬辉
[导读] 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小学数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张冬辉
        临泉县城关街道中心校新建路校区  安徽省阜阳市236400
        摘要: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小学数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高效开展数学教学,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切实得到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设置新颖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组织课堂探究讨论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资源,将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创新数学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整理归纳,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这几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兴趣;讨论
        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难的一门科目。因此学生必须用心学好它,并为此打好基础。但是因为学习能力有限,再加上教师的教学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不断运用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高效地学习数学。下面,本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
        一、设置新颖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可以在兴趣支持下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而拥有学习动机是引起和保持学习行为的基本要求,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倾向。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保持一定的兴趣,进而保证小学生能够产生持续性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兴趣方面,教师首先可以从课堂导入方面出发,设置新颖的导入环节,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在兴趣的支持下积极投入课堂。
        例如,在教学“认识小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的导入方式,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角色扮演游戏情境。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文具盒、书本、铅笔等上面贴上“价格”,这些价格有“15.6”“24.8”“0.5”等。然后,教师可以让某些同学扮演“店主”,某些学生扮演“顾客”,进行“商品买卖”。这样的游戏化导入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于小数有了一定的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中对于小数含义和意义的描述,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组织课堂探究讨论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小学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体现,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更加关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须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讨论活动,让学生思维变得更灵活,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整数的加减法知识,而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自主探究这部分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进行一定的交流、讨论,从而提高探究的效率。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利用一定的问题和任务去引导学生的探究,避免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比如,针对“分数加减法”知识,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异同点在哪里?”并且教师要出示一定的例题,让学生去探究答案。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之后,教师针对小学生的探究情况来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将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资源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大多数学科的教学中,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数学学科中,有一些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强的要求,教师单凭口头上的讲解很难促使学生去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图片、视频,从而将一些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生动,让学生能够有效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去设计多媒体内容。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单纯地利用实物让学生去观察虽然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图形形状是不同的,但是受限于座位的影响,一些学生的观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再加上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限,所以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促使全体学生都可以更好地理解。又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圆柱是由长方形(正方形)围成的,或者是由长方形的某一条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成的,但是有些学生的想象力不足。为此,教师可以出示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来模拟演示图形旋转进而形成圆柱(圆锥)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空间形象,加强学生的理解。
        四、创新数学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作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是学生运用知识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数学教师总是让学生完成大量的书面练习题,在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导致学生对于作业失去了完成的兴趣,在作业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为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数学作业进行创新,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积极完成,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节课时,为了促使学生对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点加强认知,巩固学生的认知,教师不妨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的一些相关事物的图形、图片,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这些物体为什么是三角形/四边形。这样的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书面形式,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颖性,促使学生乐于完成。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和平移”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这节课的知识去完成一定的绘画作业,在绘画作业中运用轴对称和平移的知识。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巩固、运用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五、引导学生整理归纳,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
        整理和归纳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涉及的方面是较多的,并且知识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对于自己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有的放矢,进行一定的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在整理和归纳方面,学生不仅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各部分知识,还需要对于自己的错题进行整理归纳,错题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学习资源。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日常作业中的错误摘抄到专门的笔记本中,并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错误原因,将错误的原因写到题目的旁边,同时写出正确的答题步骤等。数学教师要适时检查学生的错题本,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每一道题目考核的基本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在总结整理中形成较强的数学素养。而且学生也要经常翻阅错题本,从而加强反思,不断改进不足。此外,在知识点的整理归纳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在之后的复习中能够结合自己整理出的思维导图去进行回忆、巩固,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数学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打好基础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切实做好数学教学工作,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9(04):59-62.
        [2]赵玉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30+236.
        [3]倪茂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