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拓展,架设语文课堂内外的阅读桥梁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宋春波
[导读] 高效的语文实践活动离不开大量的,优质的,适时的阅读。
        宋春波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镇中心小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369   
        高效的语文实践活动离不开大量的,优质的,适时的阅读。教学时,立足教材文本,链接教材以外的材料进行拓展阅读,能丰富语言积累,训练语言技能,拓宽阅读视野。因此,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进行多维度的拓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成效。
        拓展阅读作为教材文本的补充和延伸,要紧扣教材这个原点,沟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架设阅读桥梁。在具体实践中,操作方式因文而异,大体可以分为补充类、比较类、迁移运用类等三大类拓展阅读。
(一)补充类拓展阅读
        1.链接作者生平,消除认知盲点
        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很多离学生生活年代相差久远。学生受知识和阅历的局限,对文本的理解容易出现偏颇,自然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我们可以选择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作为拓展性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对于揭示写作意图,投射情感世界,缩小作者与学生的时代鸿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如笔者执教《渔歌子》,在通读全词,疏通词意后,让学生说一说诗人为何“斜风细雨不须归”。学生很快找到“桃花盛开,白鹭飞翔,流水潺潺,鳜鱼肥美”等原因。然后出示作者张志和的生平资料:
        张志和 ,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人,号“烟波钓徒”,唐代著名诗人。因博学能文,才华横溢,唐肃宗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没有去上任,而是回到老家,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唐肃宗派人四处找他,也没有找他。
        教学时顺势引导:“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你们觉得诗人仅仅是因为宁静美好的景色而不想回家吗?借助拓展阅读,学生理解了不须归的深层原因——不想回朝当官!
        二度拓展写作背景——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通过对比朗读,需要学生深入思考的是:“为什么哥哥反复的规劝,都不能劝回张志和呢?究竟是什么留住了他的脚步?”交流反馈后,学生充分感受张志和“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生活姿态。而这份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体验,仅仅通过诗文的朗读是无法体验到的。拓展性阅读材料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背景,为诗词的深度阅读打开了一片天空。
        2.巧妙补白,挖掘文本增值点
        适度留白,文本才有感召力。这是作者常用的写作艺术,有些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在学生自主学习时,这些地方往往会被淡化。一个敏于发现的老师,应该抓住文本“空白点”小题大做,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把含蓄的地方补充明朗,把简练的地方补充完整,以此来扫除阅读障碍,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例如,《一夜的工作》的作者何其芳最后一段写到:“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笔者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怎么能说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出示阅读材料《周总理患病的日子里》。
        周总理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么一笔带过的描写,如若不加以拓展,难免让人生疑。要让学生相信周总理的工作情况,仅凭教师的讲解、说明,人物形象显得苍白无力。此时,笔者拓展了周总理人生最后一段带病工作的历程。在大量的数据印证面前,周总理的工作状态变得越发明朗、清晰。人物形象也在学生心中逐渐高大、丰满起来。
(二)比较类拓展阅读
        1.比较中感受多元化的写作主题
        细细研读教材,不同作者在描写同一事物过程中,常常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在拓展阅读中运用比较的方式,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某些规律,更可具体感悟其个性魅力,算得上“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笔者安排了以下拓展环节:
 
        比较后,学生不难发现:老舍笔下的春节是热闹喜庆的,对于老北京春节的风俗进行了重点叙述,地域风情十足;而梁实秋的过年就像一场枯燥繁琐的仪式,也写到很多过年的风俗,可更多的是无奈的情绪;再看斯妤的《除夕》,则显得温情得多,充满了家庭团圆的温暖和对故乡深深的眷念。这种在比读中得出的不同观点会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有更深层次的冲击和洗礼,他们也因此懂得,写作终究是一件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2.比较中把握独特的语言结构
        汪曾祺曾说:“语言的美不在于一句一句的话,而在于话与话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材料的比较,我们往往能发现句子与句子,句子与段落,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作者的语言结构,明晰作者的写作思路。如笔者执教《桥》一课,和《妈妈的银行存款》进行比较。
        《桥》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妈妈的银行存款》的结尾:“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学完《桥》的结尾之后,顺势引导:作者谈歌为什么不在课文前面告诉我们小伙子和老汉是父子关系,要到文章的最后才告诉我们?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白这是小小说的结构——设置悬念。凯瑟琳的小小说《妈妈的银行存款》的结尾,同样也会发现,每次家里遇到困难时,妈妈总是说不要动用家里的存款。结尾却令读者大感意外——其实妈妈并没有存款。
        俗话说,一切偶然的都是必然的。二次默读比较,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不一般,妈妈没有存款,其实都在课文前面已经有所铺垫和交代了,可引导学生在前文中找寻依据。小说是写情节的艺术,而小小说是写结尾的艺术。拓展性阅读材料的比较,让学生深刻明白很多小小说都是这样,它们的结局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迁移运用类拓展阅读
        1.指向阅读方法习得
        任何一项技能都不开长期的训练。阅读技能也不例外,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在新的阅读实践中反复检验,巩固提升。借助拓展阅读,尝试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对于形成个人的阅读能力,往往能收获奇效。以“浏览”为例,这种及时捕捉所需信息,舍弃无关部分的快速阅读方式,其实用价值远高于精读课文。
        笔者执教《牧场之国》,首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首尾段,学生从总起句中明确主要内容:荷兰是一个牧场之国。接着浏览课文中间四个自然段,学生立刻关注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出现了4次,表达了作者对荷兰骏马飞驰、人畜和谐等的美景发出由衷的赞叹。然后出示拓展性阅读材料——《李时珍》,练习用浏览的方式,明确了主要内容以及文本的关键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浏览方法的引导,在较短的时间内,一目十行地看,获取关键信息,把握主要内容。
        2.指向写作方法的运用
        古人云:“学之为言效也。”学习先有模仿,才会有创造。学生的言语表达也离不开模仿。借助迁移拓展,能使学生对文本语言历经从整体感知、理解深化到尝试运用的过程。例如《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文章结构清晰的科普说明文。结合本文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把重点放在 “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动物的共栖现象,并尝试仿写。”制定以下教学思路:
        先理清课文写作结构:课文先写共栖对象(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体形庞大的动物在前,娇小的动物在后,再写共栖原因,最后写共栖情景,把一对看似水火不容的动物共栖现象写得清楚、有条理,同时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动物相处的情景写得非常有趣。这为仿写“鲨鱼和向导鱼”的共栖现象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引导。通过迁移拓展,学生从学习到应用,巩固了写法的掌握与贯通。
        于漪说:“离开文本过度去发挥,语文课堂就会打水漂。”拓展性阅读材料的筛选要紧扣文本,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丰厚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拓展有度,拓展有法,拓展有效,让学生认知从单一走向系统,从浅显走向深刻。不仅要关注量的扩张,更要重视质的提升。实践证明,多维拓展阅读的应用,有力地促进语言积累、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