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姜虹
[导读] 随着现在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应试教育已经被逐渐摒弃。
        姜虹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十一中小学校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随着现在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应试教育已经被逐渐摒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要培养其学科素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以分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学习和思考。这一教学模式的使用不仅可以高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因此,教师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可以尝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培养其数学素质有较大的好处。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想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这一教学模式的了解,并尝试转换课堂教学主导地位,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施行。另外,教师还需要改进自身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课堂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1]。举例来说,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节《四则运算》时,教师在课上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关系,并在黑板上列举一些算式,如:315+541=856,856-315=541,856-541=315。将学生按照前后桌分成小组,并让其讨论这些算式之间有哪些联系,从而得出结论:“加减法之间存在互逆关系。”课后在做习题时,要求学生用两种或以上的方法进行解题,如果有疑问或是不懂的地方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解题思路。
        二、合理划分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教师要合理的划分小组,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也有一些教师尝试利用分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分组不合理,导致差生参与度较低,甚至是变成优等生的“一言堂”。对此,教师在划分小组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人数、性别等客观因素,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分组。等到小组划分后,还要将每个组员的职责都明确清楚,这样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会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点或特长,将其分为小组长、发言人、材料收集人、记录人等,将职责划分到个人,这样课堂上施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还可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反馈机制
        教师在课堂上施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要先确定教学目标,也就是每个小组讨论的话题。为了避免其产生厌烦心理,话题在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创意,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其好奇心,保持讨论热情。举例来说,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节《三角形》时,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身边哪些事物是三角形的,并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及底、高的含义有初步的了解。

其次,教师说出小组需要讨论的话题:“如何确定三角形内角和”,每组需要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将三个内角标上、、,商量需要用什么方法记性验证,并记录下操作步骤,之后按照步骤进行操作验证,最后得出结论。除此之外,教师在课余时间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反馈机制,目的是教师可以及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也可以定期让小组长结合组员意见,说一说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感受。这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对于新奇的、未知的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为了更好的施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这一特点,创设新鲜、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提问的形式吸引其注意力,从而调动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2]。举例来说,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节《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时,主要内容是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师在课上要利用画图分析、假设计算等方法讲解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便捷性,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创设情境:“古代有一个捕快,在追捕盗贼时听到一群人吵闹,仔细听是在分赃,不知道人数也不知道银子数量,只听说每人分五两多六两,每人分六两少五两。问人数有多少?银子有多少?”学生在听到题目后要先对题意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列方程,并计算出最后结果。根据有趣的小故事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五、学生合作学习搭配教师答疑纠错
        自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出后,各地区小学都在纷纷尝试试验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转换教学地位,将学生放在主导位置上,并为其保留充足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但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引导、答疑和纠错等工作,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教学,只要是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教师都应该耐心引导并为其解惑[3]。课上小组开展合作讨论时,教师要多在教室中来回走动,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并听一听小组解题思路,如果思路正确可以适当的进行表扬,如果思路有误则应进行正确的指导,保证所有同学都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举例来说,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节《运算定律》时,教师在课前应该设计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同学们学习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能否尝试对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分类?”学生则可以在组内开展讨论和交流,每位同学都要在组内畅所欲言,由小组长先说自己的整理方法,其他组员进行补充,从而得出完整的答案,并在组内派一人上台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部分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提醒和纠正。
        结束语
        在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客观的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强化探索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等具有深远意义。在课前要改变自身传统观念,合理划分小组,课上则要确定教学目标并通过情境创设合理实施小组合作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任海艳.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42.
[2]庄嘉娴.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3:147-148.
[3]李德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