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付云坤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是一门重点课程。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电脑操作技能,更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各项核心素养。
        付云坤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定吕小学256656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是一门重点课程。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电脑操作技能,更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各项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特点和课程优势,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制定全面的核心素养发展计划,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产生实质性的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各项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应该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课程与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有机整合,从而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下面我们就针对如何以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简单策略探讨。
        一、以生活为抓手,培植信息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发展的重点。小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不久,还不具备完善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现实生活,学生习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也终将运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新课标主张教师构建生活化课堂,这一指导思想也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因此,教师不妨从信息技术的生活应用入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的距离,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进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培植学生的信息意识,初步实现以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1]。
        比如,在教材《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一课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创设几个生活情境:你有没有看过天气预报,通过收看天气预报,你会知道什么?上节课你有没有认真听课,通过听课,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教师以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几个获取信息的思路,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补充,既顺利引出了新课题,也激发了学生的新知探索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数码相机拍照、摄像机录制视频、收看电视节目等获取信息的生活情境,以及信件、手机、网络等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获取和传递方式,带领学生感受科技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既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培植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从而体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


        二、以实践为落脚点,培育计算思维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操性质较强的学科,所以非常强调实践教学。然而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上,很多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输出,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以为然,不仅无法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拓展应用,也难以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通俗来讲计算思维就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促使学生分析总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运用到解决其他相似问题中,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身操作的机会,以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2]。
        比如,在教材《认识桌面》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认识操作系统、桌面的组成以及鼠标的基本操作,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学会用观察法了解信息、学会从“开始”菜单启动程序和桌面上的图标,初步实现本课的知识目标。接下来,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更换桌面背景的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更换桌面背景图,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三、以协作探究为手段,锤炼合作能力
        俗话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单一的,多人合作才能迸发意想不到的思维灵感。新课标倡导教师打造合作、自主、探究化的教学课堂,这也给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带来了新的启发。合作能力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学习品质,是教师需要加强培养的一项核心素养。合作探究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也是强化学生合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积极组织合作探究,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3]。
        比如,在教材《逛海西,排游记》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步骤和方法之后,就可以将学生分为4-5人为一单位的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给诗集配图的探究活动。小组成员可以合作在图片素材库选择与诗集内容相关的图片,再合作插入编辑好的诗集中,制作出一篇篇精美的诗集作品。最后,教师可以把各小组的作品汇集起来,比一比哪组图片插入的位置更合理、哪组的配图更符合诗集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审美情趣,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以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不仅是新时期的教育观,也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应该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培植学生的信息意识、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产生质的飞越,从而彰显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效用。
参考文献:
[1]刘志强.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福建电脑,2020,36(06):162-163.
[2]籍承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27.
[3]葛雪莲.发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